环境丰容对早期发育阶段许氏平鲉趋礁行为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宗航

作者: 张宗航;董建宇;张雪梅;张秀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环境丰容;许氏平鲉;早期发育阶段;趋礁行为;人工鱼礁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8 年 38 卷 22 期

页码: 8223-82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观测了不同环境丰容水平下培育的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仔、稚、幼鱼的趋礁行为反应,统计分析了两种结构模型礁对实验鱼的诱集效果,初步探究了环境丰容对实验鱼趋礁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许氏平鲉仔、稚、幼鱼具有明显不同的行为习性与趋礁行为特性,未放入模型礁前,稚鱼在水槽中分布较分散,仔、幼鱼则集中于水槽四周阴影区域,中央区域分布极少;放入模型礁后,仔、稚鱼在礁区的平均分布率无显著变化(P>0.05);幼鱼则由1.11%分别增大至47.78%(塔型礁)和54.44%(管型礁)(P<0.01),随着个体生长发育,其趋礁性显著增强。环境丰容25 d(即48日龄的稚鱼),对实验鱼群体重心与模型礁的平均距离D_(gr)、个体与模型礁的平均距离D_(fr)、个体间的平均距离D_(ff)及实验鱼在水槽中央区域(VI区)的平均分布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环境丰容47 d(即70日龄的幼鱼),未放入模型礁前,高水平丰容组(EH组)幼鱼在VI区的平均分布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C组)(P<0.05),低水平丰容组(EL组)与C组、EH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D_(gr)与D_(fr)大小顺序为:EL组>C组>EH组;放入模型礁后,各处理组幼鱼在模型礁区域(VI区)的平均分布率:EL组>C组>EH组,Dfr与Dff大小顺序为:EL组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黄鳍棘鲷幼鱼对不同开孔形状和直径的人工鱼礁模型的行为响应. 江满菊,郭禹,秦传新,潘莞倪,于刚,马振华. 2023

[2]人工鱼礁模型和大型海藻对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幼鱼的诱集作用. 刘鸿雁,吕洪斌,张沛东,李文涛,张秀梅. 2018

[3]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在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早期发育阶段的时序性表达分析. 马骞,庄志猛,冯文荣,柳淑芳. 2015

[4]气体过饱和对不同早期发育阶段鲫的影响研究. 吴凡,魏念,杜开开,柳凌,倪朝辉,李云峰. 2021

[5]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特性及生长研究. 马爱军,柳学周,徐永江,梁友,庄志猛,翟介明,李波. 2005

[6]重金属离子铜对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毒性. 蔡文超,区又君. 2009

[7]条石鲷早期发育阶段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 区又君,李加儿,艾丽. 2015

[8]摄食促进物质对许氏平鲉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常青,关长涛,梁萌青,曹宝祥,刘宁,姜泽明,刘晓静. 2009

[9]一株感染深水网箱养殖许氏平鲉的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王凯,王印庚,姜勇,张正,于永翔,廖梅杰. 2019

[10]不规则盐度脉冲对许氏平鲉氨氮、磷排泄的影响. 侯晓飞,宋协法,葛长字,毛玉泽,于守团,叶乃好. 2008

[11]许氏平鲉仔鱼、稚鱼、幼鱼肠道微生物群结构特征. 姜燕,曹亚男,柳学周,徐永江,李德军,史宝,王滨. 2020

[12]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新鲜与解冻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近红外光谱鉴别技术. 刘申申,孙永,周德庆. 2015

[13]大黄鱼和许氏平鲉声反射特征与体重和体长关系的研究. 栾洋,关长涛,石晓天,谌志新. 2011

[14]许氏平鲉的食物组成及其食物选择性. 张波,李忠义,金显仕. 2014

[15]绿鳍马面鲀与许氏平鲉杀鲑气单胞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晋怀远,刘耀宽,高晔,夏苏东,陈四清,莫照兰,边力,李杰. 2023

[16]引起养殖许氏平鲇死亡的鳗利斯顿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王庚申,王印庚,张正,廖梅杰,陈君,张辰仓,刘志伟,李德军. 2012

[17]氨氮急性胁迫对许氏平鲉血液生化指标影响. 高云涛,高云红,王嘉伟,李明月,曲江波,贾玉东,孟振. 2023

[18]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新鲜与解冻许氏平鲉(ebastes schlegeli)近红外光谱鉴别技术. 刘申申,孙永,周德庆. 2015

[19]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品质的比较. 李智慧,孙永,史建如,马玉洁,宿志伟,周德庆. 2017

[20]引起养殖许氏平鲉死亡的鳗利斯顿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王庚申,王印庚,张正,廖梅杰,陈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