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南部山区苜蓿斑蚜预测预报技术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建华
作者: 马建华;王芳;王金福;张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宁夏南部山区;苜蓿斑蚜;预测预报技术
期刊名称: 宁夏农林科技
ISSN: 1002-204X
年卷期: 2005 年 04 期
页码: 11-12
摘要: 根据2002-2004年对宁夏南部山区旱地苜蓿斑蚜的系统调查研究,在分析掌握其发生规律以及与气候因子、天敌之间动态关系的基础上,应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的苜蓿斑蚜预测模型为y=3528.264-39.403x1,所建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为极显著,历史拟合率均为100%,说明建立预测模型的方法是准确的,具有精度高且简单的优点,在生产中应用性较强。
分类号: S435.4
- 相关文献
[1]宁夏固原苜蓿斑蚜种群发生的适宜生境. 朱猛蒙,蔡凤环,张蓉,马建华. 2011
[2]基于GIS的苜蓿斑蚜区域化预测预报技术初步研究. 朱猛蒙,孙玉荣,张蓉,于钊,黄文广. 2011
[3]宁夏苜蓿白粉病预测预报技术的初步研究. 王飒,田建成,朱猛蒙,张蓉. 2006
[4]宁夏苜蓿白粉病预测预报技术的初步研究. 王飒,田建成,朱猛蒙,张蓉. 2006
[5]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苜蓿斑蚜的控制作用. 赵海龙,石洋,涂雄兵,董辉,张泽华. 2018
[6]七星瓢虫对苜蓿斑蚜捕食作用的研究. 张蓉,杨芳,马建华. 2007
[7]应用EPG技术分析不同品种苜蓿对苜蓿斑蚜的抗性. 于良斌,岳方正,程通通,王予彤,崔进,徐林波. 2021
[8]小十三星瓢虫对苜蓿斑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张蓉,杨芳,马建华. 2007
[9]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苜蓿斑蚜种群空间结构分析和分布模拟. 张蓉,冷允法,朱猛蒙,王芳. 2007
[10]五种不同苜蓿品种对苜蓿斑蚜实验种群存活率和生殖力的影响及抗性分析. 马建华,高丽,张蓉. 2010
[11]金龟子绿僵菌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及对苜蓿抗蚜性的诱导作用. 刘蓉,蔡霓,农向群,王广君,涂雄兵,冯士骞,张泽华. 2024
[12]植物次生代谢物丁布对苜蓿斑蚜的控制作用. 潘凡,朱凯辉,涂雄兵,张泽华. 2023
[13]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耕地苜蓿斑蚜种群发生的适宜生境. 张蓉,朱猛蒙,马建华,王芳. 2009
[14]苜蓿斑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徐林波. 2013
[15]苜蓿斑蚜对我国苜蓿商品草的经济损失评估. 朱蒙猛,张蓉,张泽华,李志红. 2013
[16]苜蓿斑蚜发育起点温度、生长发育有效积温及在宁夏发生代数. 傅祖英,罗撄宁,苗淼,王颖,张蓉,班丽萍,谭瑶,魏淑花. 2024
[17]取食抗感品种紫花苜蓿的苜蓿斑蚜唾液腺转录组差异分析. 古文鑫,朱凯辉,刘长仲,涂雄兵. 2024
[18]宁夏南部山区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王川,冯灵霞,高婷,王锦,朱建宁. 2015
[19]优质紫花苜蓿在宁夏南部山区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王川,马晓霞,高婷,王锦,薛伟. 2014
[20]补灌水平对宁南山区露地青花菜产量、品质及耕层水分动态的影响. 冯海萍,杨冬艳,谢华,裴红霞.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肃省玉米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马艳红;王芳;白丽霞;汤芳;岳庆春;王子榕;刘悦善;易红梅;刘国华;第红君
关键词:玉米品种;DNA指纹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
-
智慧果园关键应用场景研究进展
作者:吴建伟;张琳;郑文刚;秦向阳;吴忠高;方锡红;王永泉;芦天罡;王健;朴香淑;王芳;岳巧云;张海合;季婧;丛小蔓;李奇峰
关键词:智慧果园;大数据;模型;数智化
-
行间生草对豫东地区桃树生长及果园土壤的影响
作者:党伟;董聪颖;徐变变;范嘉琳;孙剑;王芳;高登涛
关键词:桃;行间生草;生长量;产量;豫东地区
-
安徽省主要发生水稻病毒病及其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马超;翟勤;张华中;周彤彤;王芳;韩科雷;严丹侃
关键词:水稻;病毒病;综合防治
-
初加工过程对党参和白及中6种农药残留的影响
作者:石贵远;黄文源;段婷婷;王芳;田旭芳;张盈
关键词:党参;白及;杀虫剂;初加工;加工因子
-
马铃薯StSTOP1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作者:黄美菁;吕春娜;康嘉慧;周一帆;赵酏浛;王芳
关键词:马铃薯;StSTOP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
-
果园生草条件下土壤与近地层空气温湿度特征研究
作者:李晓龙;马军;褚燕南;岳海英;王芳;刘婷;岳芬芬;李元;吴昊;贾永华;田建文
关键词:果园生草;土壤;近地层;温湿度;变化特征;宁夏引黄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