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底肥施用量和农药施用次数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柳东阳

作者: 柳东阳;晁岳恩;姜军;吴政卿;杨攀;汪庆昌;李文旭;李巍;车军;雷振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减量;底肥用量;农药喷施次数;白粉病;条锈病;产量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340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397-4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郑麦103、郑麦101、周麦18、矮抗58为试验材料,研究减少底肥用量、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对小麦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3种底肥水平(习惯施肥量、减肥20%、减肥40%),以及3种农药水平(防治小麦条锈病及白粉病施药2次、减药1次、减药2次),探讨小麦在不同减肥及减药水平对病害发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底肥用量对基本苗无影响,与冬前茎蘖,最大茎蘖、有效茎蘖、产量呈正相关。与习惯用量相比,减肥20%,减产幅度很小,减肥40%,减产幅度较大。防治白粉病及条锈病时不同施药次数对试验品种的病情指数有一定影响,与产量呈正相关。减药1次减产幅度较小,减药2次减产幅度较大。在经济效益方面,结合肥料、农药等成本估算,在减肥20%、减药1次处理下,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在现有肥力水平和推广抗病品种前提下,减少底肥用量20%,防治白粉病和锈病施药减少1次,可以达到较好种植效益。

分类号: S435.121.4`S512.1

  • 相关文献

[1]四川省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抗性鉴定及抗原筛选. 刘正德,姚革,蒋滨,夏先全,田承权,黄光明. 2005

[2]兼抗条锈、白粉病小麦新种质观4的分子标记鉴定. 王薇,李连城,陈明,徐兆师,曲延英,马有志. 2009

[3]2015-2018年度山西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及育种材料抗病性评价. 刘敏捷,原宗英,武英鹏. 2020

[4]2017~2018年四川省小麦区试品种(系)综合抗病性鉴定与分析. 肖万婷,夏先全,魏会廷,叶慧丽. 2019

[5]152个黄淮地区小麦主要品种(系)的多抗性鉴定. 赵玖华,尚佑芬,王升吉,杨崇良,路兴波,孙红炜. 2007

[6]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兼抗白粉病、条锈病、黄矮病小麦新种质. 曾祥艳,张增艳,杜丽璞,辛志勇,陈孝. 2005

[7]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成株抗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兰彩霞,陈新民,邹裕春,庄巧生,夏先春. 2011

[8]小麦品种云麦52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基因检测(英文). 李宏生,谭丽明,赵红,吴绍柱,杨素梅,张志强,丁明亮,顾坚,杨木军,李绍祥. 2016

[9]小麦新品种鄂麦170抗病基因的遗传分析. 刘易科,朱展望,佟汉文,冯承官,宁富豪,陈泠,邹娟,张宇庆,杨立军,高春保. 2017

[10]小麦品种云麦52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基因检测. 李宏生,谭丽明,赵红,吴绍柱,杨素梅,张志强,丁明亮,顾坚,杨木军. 2015

[11]小偃麦渐渗系对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詹海仙,李光蓉,张晓军,李欣,畅志坚. 2012

[12]基于方向一致性特征的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识别方法. 郭青,王骊雯,董方敏,聂臣巍,孙水发,王纪华. 2015

[13]小麦YrX、Pm21基因和Dx5优质基因聚合体的分子标记选择. 董建力,惠红霞,王敬东,朱永兴,张增艳,叶兴国. 2008

[14]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在田间混生时的流行过程. 董金琢,曾士迈,马奇祥. 1989

[15]兼抗白粉、条锈病小偃麦渗入系CH7124抗性遗传及细胞学鉴定. 李欣,张晓军,张丛卓,詹海仙,杨足君,畅志坚. 2012

[16]引进美国小麦种质资源抗病性及品质性状鉴定. 韩冉,刘旭东,汪晓璐,房春豪,刘爱峰,李豪圣,樊庆琦,刘成. 2024

[17]四川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 章振羽,姬红丽,邝文静,沈丽,倪健英,彭云良. 2017

[18]高产抗病优质互补的品种间杂交研究. 吴春太,徐如宏,张庆勤. 2010

[19]航天诱变小麦衍生系对主要真菌病害的抗性. 薛文波,吕兴娜,王琪琳,吴建辉,黄丽丽,杜久元,康振生,韩德俊. 2015

[20]小麦品种混种对条锈病控制效果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赵磊,孙振宇,黄冲,王爽,潘娟娟,王海光,曹世勤,马占鸿.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