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南黄海浮游动物功能群丰度年际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时永强

作者: 时永强;孙松;李超伦;张光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浮游动物;功能群;年际变化;南黄海;气候变化;中华哲水蚤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16 年 47 卷 01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1959年和2000—2009年6月份在南黄海海域进行的7个航次海洋调查采样样品,并结合同步温盐资料及海温长期变化数据,研究了不同浮游动物功能群丰度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大型甲壳类和毛颚类功能群丰度高且波动幅度较大,在1959年和2000—2009年两个时期无明显差异,最低值分别出现在2003年和2000年;而中华哲水蚤为优势种的大型桡足类功能群丰度在2000—2009年显著高于1959年,波动范围分别在2035—24500和912—1330ind/m2之间;小型水母和海樽类功能群丰度一般较低,但是在2007年出现暴发式增加,平均丰度分别是其它年份中最高平均丰度的4.8倍和88.5倍。大型甲壳类和毛颚类分别在东部冷水团区和中部锋面区波动幅度最大,小型水母和海樽类则是在西部浅水区波动幅度最大。分析认为桡足类丰度增加与营养盐浓度升高和鱼类过度捕捞有关,而胶质生物种群剧烈波动与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变异相关。

分类号: Q958.8

  • 相关文献

[1]基于ZooScan图像技术的南黄海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代鲁平,李超伦,王世伟,王延清,张芳. 2016

[2]南黄海浮游动物主要种类数量分布年间比较. 陈峻峰,左涛,王秀霞. 2013

[3]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陈学超,朱丽岩,黄瑛,巩文静,郝雅. 2017

[4]夏季和冬季南黄海浮游动物分布特征. 陈学超,黄瑛,穆希岩,朱丽岩,卜亚谦. 2018

[5]黄海鱼类功能群及其对浮游动物捕食的季节变化. 张波,金显仕. 2010

[6]丹江口水库丹库库区浮游甲壳类功能群与水环境关系特征. 张吉澳,张圆圆,王新宇,顾凯迪,胡忠军,刘其根. 2024

[7]象山港特定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和物种年际及季节变化. 杜秀宁,王云龙. 2014

[8]南黄海近海富营养化长期演变的沉积记录. 杨庶,杨茜,曲克明,孙耀. 2017

[9]黄河流域日潜在蒸散量变化及气象敏感要素分析. 刘勤,严昌荣,赵彩霞,杨建莹,甄文超. 2014

[10]2014年春末黄海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的呼吸率与油脂积累. 周孔霖,孙松,张芳. 2016

[11]温度、饵料种类对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油脂积累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周孔霖,孙松. 2016

[12]中国不同纬度河口春季浮游动物优势种比较. 高倩,徐佳奕,徐兆礼,陈佳杰. 2015

[13]莱州湾中华哲水蚤种群结构及丰度分布. 左涛,王俊,王秀霞. 2017

[14]东海米氏凯伦藻水华中中华哲水蚤的选择性摄食. 孙军,宋书群,徐兆礼,王宗灵,朱明远. 2007

[15]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对浮游植物和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速率估算. 孙军,宋书群,王丹,徐兆礼. 2007

[16]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划分及变化. 徐勇,隋吉星,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帅莲梅. 2016

[17]南黄海海相残留盆地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进展与启示. 吴志强,刘丽华,肖国林,杨金玉,田振兴. 2015

[18]南黄海NHH01孔周边地震地层学. 刘亚楠,李官保. 2016

[19]谱分解在南黄海中部隆起中-古生界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张晓华,张训华,吴志强,孙运宝,郭兴伟. 2017

[20]南黄海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研究进展. 吴德城,侯方辉.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