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丘陵区棉田几种粮棉两熟种植方式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秀英

作者: 沈秀英;胡尚钦;刘俊文;袁秋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耕作制度;粮棉两熟;棉花;四川

期刊名称: 四川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1988 年 01 期

页码: 14-20

摘要: 本文综合报导了1982~1985年在简阳和井研县两个试点的研究结果。采用六种不同粮棉种植方式的产量、皮棉品质、经济效益以及土壤肥力、气候因素、茬口街接和田间管理等项指标来评价它们在生产上的使用价值。就目前我省棉区的社会和生产条件而言,应以麦棉套作为主,其次是大麦棉花连作,小麦或油菜与棉花连作的晚茬棉田为辅,保持早茬棉田占总棉田的90%以上,并保证有利于棉花早熟、优质、高产、稳产和粮食作物的持续增产。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冀南植棉区棉花-西蓝花一年两熟栽培技术. 赵卫松,孙祥瑞,郭庆港,鹿秀云,李社增,马平. 2023

[2]哈萨克斯坦棉花生产与科研概况. 努斯热提·吾斯曼,吐尔逊江·买买提,买买提·托乎提. 2015

[3]科技对发展我们棉花生产的重大作用. 汪若海,汪若海. 1997

[4]影响四川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土壤障碍因子研究 1.四川植棉土壤肥力特性背景. 唐时嘉,罗有芳,张建辉,胡尚钦. 1991

[5]棉枯萎病菌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存活及致病力研究. 谭永久. 1989

[6]江苏沿江稻区玉米—稻模式新型种植方式研究. 刘建. 2000

[7]保护性耕作在西藏中部农区的应用前景. 刘国一,尼玛扎西,金涛,宋国英. 2007

[8]水稻直播技术在盐城地区的推广应用与问题探讨. 赫明涛,王军,张明,吴承东. 2008

[9]我国南方耕作制度的发展和展望. 赵强基. 1990

[10]~(15)N标记研究“豌豆—稻—稻”各季和全年氮素利用率. 王德仁,陈苇,卢婉芳,金鸿,林志贵. 2000

[11]定量化分析支持下全国耕作制度区划方法预研究. 陆洲,奏向阳,李奇峰,刘丽红,淮贺举,臧辰龙. 2013

[12]山西旱地休闲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Ⅱ.休闲期资源开发利用途径及效果. 籍增顺,张松令,张鸿杰,徐建兵,郑王义,崔欢虎. 1997

[13]中国二熟耕作区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对策研究. 胡志全,王利文,郭新宇. 2001

[14]小麦玉米大豆不同方式间套作效果分析. 何元农,黄建斌. 1989

[15]耕作方式对根土关系的影响及CT技术在其研究上的应用. 郑洪兵,罗洋,李瑞平,隋鹏祥,王浩,袁野,刘武仁,郑金玉. 2021

[16]河北省粮食作物耕作制度和经营方式的变革与发展. 王亚楠,徐俊杰,华利静,郄子强,薛合庸,闫增军. 2021

[17]不同耕作模式下麦田杂草发生规律. 冒宇翔,沈俊明,王晓琳,李贵. 2018

[18]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黑龙江省的应用. 马春梅,马秀峰,唐远征,孙占峰,刘辉,于雷,杨悦乾,龚振平. 2011

[19]耕作制度改革及其对农业技术发展的影响. 张世煌,徐志刚. 2009

[20]宁夏引黄灌区冬麦北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袁汉民,张富国,范金平,陈东升,王小亮,孙建昌,刘振军.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