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一度的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血缘F_1代创新种质材料分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经艳芬

作者: 经艳芬;周清明;董立华;桃联安;杨李和;安汝东;边芯;朱建荣;孙有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细茎野生种;创新;种质材料;分类;同一度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2 年 43 卷 10 期

页码: 1438-144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对原生地为云南半湿润半干燥生态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血缘F1代创新种质材料进行分类,为有针对性利用这些创新种质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个甘蔗细茎野生种血缘F1代创新种质材料的9个性状进行调查,采用集对分析同一度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分类。【结果】20个参试甘蔗材料被分为10个类型:Ⅰ类包括8个材料,综合表现较好,占参试材料总数的40%;Ⅱ类包括1个材料,分蘖力、宿根性特强、低锤度;Ⅲ类包括两个材料,有效茎数多、特高产、中等锤度;Ⅳ类包括1个材料,高产、高锤度;Ⅴ类包括两个材料,分蘖差、低产、中等锤度;Ⅵ类包括1个材料,茎细、低产、中等锤度;Ⅶ类包括1个材料,茎特细、低产、高锤度,枯心苗率为0,可能抗旱或抗螟虫;Ⅷ类包括两个材料,大茎、高产、高锤度;Ⅸ类包括1个材料,茎细、高产、高锤度;Ⅹ类包括1个材料,茎细、低产、高锤度。【结论】各类甘蔗创新种质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分蘖力、宿根性和较多的有效茎数,且各有特点。有针对性地利用不同类型甘蔗种质材料,可培育出各具特色的创新亲本材料,从而丰富中国甘蔗育种的遗传基础。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云南湿润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血缘F_1代创新种质材料同一度分类. 周清明,边芯,董立华,桃联安,杨李和,安汝东,朱建荣,孙友芳,经艳芬. 2012

[2]甘蔗属割手密种(Saccharum spontaneum)‘云南82-114’的F_2(BC_1)代同异法综合评价及同一度分类. 桃联安,安汝东,杨李和,经艳芬,董立华,周清明,朱建荣,边芯. 2014

[3]高淀粉玉米种质资源的类群划分、应用与创新. 孙发明,刘兴贰,徐艳荣,焦仁海,任军,谢丽娜. 2006

[4]我国饲用玉米种质资源的类群划分、应用与创新. 孙发明,于明彦,焦仁海,孙德智. 2007

[5]基于同一度的亲本分类方法研究. 郭瑞林,周阳. 2004

[6]甘蔗细茎野生种(S.spontaneum)远缘杂种F_2代模糊综合评判分析. 王丽萍,蔡青,范源洪,陆鑫,马丽. 2006

[7]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F2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俞华先,桃联安,安汝东,经艳芬,边芯,董立华,郎荣斌,周清明,杨李和,孙有芳,田春艳. 2021

[8]甘蔗细茎野生种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RAPD分析. 范源洪,陈辉,史宪伟,蔡青,张明,张亚平. 2001

[9]甘蔗细茎野生种(Saccharum spontaneum L.)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研究. 陈辉,范源洪,史宪伟,蔡青,张明,张亚平. 2001

[10]甘蔗细茎野生种云南82-114杂交利用效果初探. 安汝东,桃联安,经艳芬,杨李和,董立华,周清明,段惠芬,楚连璧. 2009

[11]干旱胁迫对持绿性甘蔗细茎野生种叶片生理和生物量的影响. 边芯,郎荣斌,桃联安,董立华,经艳芬,俞华先,安汝东,周清明,孙有芳. 2017

[12]云南中低海拔甘蔗细茎野生种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 朱建荣,桃联安,董立华,周清明,杨李和,安汝东,经艳芬. 2012

[13]朝天椒种质材料主要园艺性状差异性分析. 詹永发,姜虹,韩世玉,杨红. 2008

[14]贵州部分家蚕种质资源差异性分析. 余文中,黄桂辉,孙运朋,岳宣,何静,曾晓英. 2013

[15]观赏辣椒种质材料主要园艺性状差异性分析. 余文中,刘崇政,杨红,赖卫,詹永发,姜虹. 2010

[16]朝天椒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詹永发,姜虹,韩世玉,杨红,刘崇政,赖卫. 2008

[17]高粱种质材料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鉴定及聚类分析. 张一中,周福平,张晓娟,邵强,杨彬,柳青山. 2018

[18]美国特用玉米种质的引进与鉴定. 赵福成,谭禾平,卢德生,韩海亮,包斐,王桂跃. 2011

[19]牧草良种生产现状及其发展. 徐柱. 1999

[20]利用Ta1基因创造抗赤霉病新种质的初步研究. 张秋英,张绍南,余建华,叶定生,张原昌.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