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肥配施提升冷浸田土壤氮转化相关微生物丰度和水稻产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解开治

作者: 解开治;徐培智;蒋瑞萍;卢钰升;顾文杰;李文英;李夏;孙丽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堆肥;冷浸田;水稻;氮素循环;功能微生物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6 年 22 卷 05 期

页码: 1267-12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以南方典型冷浸田为对象,研究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对冷浸田水稻产量以及土壤氮相关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旨在为冷浸田土壤氮素活化和转化过程的定向调控,氮素利用效率提高及水稻高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连续3年6季的定位试验,采用土壤理化分析、酶学分析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深入探讨化肥配施不同堆肥原料有机肥对冷浸田养分活化、水稻产量提升及土壤氮相关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的效应。本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单施化肥(CK)、化肥配施猪粪(PIM)、化肥配施牛粪(CAM)、化肥配施鸡粪(CHM)。【结果】CHM、CAM处理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化肥处理(P<0.05),较CK平均增产10.23%、7.62%。连续施用CHM、CAM显著提高了土壤p H,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铵态氮含量。三种堆肥原料的有机无机配施均能够提高土壤氮素循环相关功能微生物基因丰度,其中细菌、古细菌总群落16s r DNA丰度和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氨单加氧酶(amo A)基因丰度提高趋势一致,以CHM处理最高,但细菌总群落16s r DNA丰度增幅较小。亚硝酸盐还原酶(nir K、nir S)基因和一氧化二氮还原酶(nos Z)基因丰度对不同处理的响应并不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是影响AOA、AOB、nir K、nir S型反硝化细菌的重要因子。【结论】化肥配施鸡粪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冷浸田土壤铵态氮、速效磷含量,增加细菌、古菌、AOA和AOB氨单加氧酶(amo A)的基因丰度,增强土壤脲酶、蛋白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提升冷浸田土壤生产力。

分类号: S511`S154.3

  • 相关文献

[1]我国主要低产水稻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特征分析. 廖敏,徐培智,解开治,徐昌绪. 2013

[2]冷浸田中H_2S对水稻毒害作用及改良措施. 林海波,朱青,陈正刚,张钦. 2014

[3]冷浸田亚铁对水稻毒害作用及改良措施. 林海波,朱青,陈正刚,张钦,崔宏浩. 2015

[4]不同氮肥用量与施肥时期对冷浸田单季稻生长及农学效率的影响. 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林新坚. 2017

[5]不同化肥施用量对冷浸田水稻产量效应的研究. 苏金平,管珊红,袁福生,徐昌旭,刘光荣. 2014

[6]明沟排水对冷浸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董稳军,张仁陟,黄旭,郑华平,解开治,徐培智. 2014

[7]冷浸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施肥效应的影响. 徐培智,解开治,刘光荣,徐昌旭,黄旭,唐拴虎,蒋瑞萍,李苹. 2012

[8]冷浸田土壤还原性有机酸动态及与水稻生长的关系. 何春梅,王飞,钟少杰,刘玉洁,林诚. 2015

[9]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比对冷浸田土壤肥力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罗尊长,肖小平,瞿德明,孙耿,洪曦,罗贤树,罗志勇,余崇祥. 2015

[10]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对冷浸性田水稻产量影响研究. 苏金平,范芳,谢杰,徐昌旭,袁福生,刘光荣. 2013

[11]长期深窄沟排渍对冷浸田地下水位、土壤化学特性及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王飞,林诚,李清华,方宇,林新坚,刘玉洁,刘启鹏,林丽红. 2015

[12]不同施磷水平对冷浸田水稻磷含量、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林诚,李清华,王飞,何春梅,钟少杰,李昱,林新坚. 2016

[13]冷浸田水稻施用不同磷肥品种试验. 刘玉洁,林诚,王飞,张寿南. 2016

[14]不同地形发育冷浸田水稻施肥响应特征. 王飞,李清华,林诚,林新坚,刘玉洁. 2013

[15]不同类型冷浸田Fe~(2+)对水稻生理酶活性的影响. 陈正刚,徐昌旭,朱青,崔宏浩,卢松,李剑,张德平,古雁兵. 2014

[16]不同种植密度对冷浸田水稻产量的影响. 苏金平,范芳,徐昌旭,袁福生,刘光荣. 2013

[17]施肥结构对冷浸田土壤肥力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孙耿,罗尊长,肖小平,瞿德明,洪曦,罗贤树,罗志勇,余崇祥. 2015

[18]不同栽培和灌溉方式对冷浸稻田还原性物质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罗尊长,肖小平,余崇祥,洪曦,孙耿,唐海明. 2014

[19]菜地氮素循环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胡晓霞,丁洪,张玉树,秦胜金. 2010

[20]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氮素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湛,李银坤,徐志刚,郭文忠,马丽,杨子强.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