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甘蔗糖业发展概况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杨瑞
作者: 李杨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印度;甘蔗;糖业;发展
期刊名称: 广西糖业
ISSN: 2095-820X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2 期
页码: 39-48
摘要: 印度全国均可进行甘蔗生产,其蔗区包括亚热带蔗区和热带蔗区,近年来的甘蔗种植面积在500万公顷左右,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产糖量2500~3300万吨,食糖消费量约2500万吨.在印度热带蔗区,目前最重要的甘蔗品种是Co 86032、CoM 0265、CoV 09356等,其中Co 86032占栽培面积最大,分别占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甘蔗栽培面积的51%和58.8%;在亚热带蔗区,目前最重要的甘蔗品种是Co 0238,在多个邦占甘蔗栽培面积60%以上,尤其是在甘蔗主产邦北方邦占69%.优良甘蔗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甘蔗产量和产糖量.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谈我国食糖消费与制糖行业的发展. 于洪涛,吴永英,刘涛,张喜林,申惠波. 2003
[2]“2008-2009亚洲国家蔗糖产量降低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毛昌祥,唐其展,刘忠,周行. 2010
[3]中国奶水牛产业发展综述——国家概况及科技创新. 黄加祥,黄锋,覃广胜,尚江华,杨承剑,李玲,邓廷贤,谢娟秀,诸葛莹. 2019
[4]印度甘蔗生产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发. 陈玉水. 2011
[5]印度甘蔗害虫生物防治. 李婕,黄应昆,仓晓燕,单红丽,王晓燕,李文凤. 2018
[6]印度甘蔗生产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发. 陈玉水. 2005
[7]广西利用甘蔗木薯发展生物能源初探. 邱泗杰. 2008
[8]云南甘蔗科技与新时期发展方向. 张跃彬. 2007
[9]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甘蔗产业和科技的新发展. 杨丽涛. 2009
[10]2012/2013榨季海南甘蔗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周秋霞,韦丽娇. 2013
[11]关于云南甘蔗轻简高效生产技术发展的思考. 代光伟,陈国伟,邓军. 2016
[12]云南甘蔗种业的发展与建议. 杨洪昌,李俊,陈建国,吴才文. 2014
[13]浅谈广西甘蔗科技发展的成就及建议. 黄吉森,朱秋珍,徐林. 2011
[14]新冠肺炎疫情对广西甘蔗产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单彬,周海兰,唐桓伟,覃茜,唐秀观,庞新华,唐圣理,周全光. 2020
[15]广西糖业节本增效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何忠,郭李怡,陈博谦,梁琪,刘永贤. 2021
[16]能源甘蔗—甘蔗糖业发展的新亮点. 蔡文燕,吴水金. 2006
[17]印度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马红燕. 2011
[18]浅析印度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 曹建如. 2009
[19]稻文化的再思考3:稻与社稷——印度、泰国等东南亚、南亚主要国家. 庞乾林,林海,王志刚. 2014
[20]中印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与潜力比较——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耿献辉,张晓恒,林连升.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伯克霍尔德菌通过改善生理适应性及调节铝响应基因的表达增强甘蔗对铝胁迫的耐受性
作者:陆珍;谢光杰;Qaisar KHAN;覃英;黄毓燕;郭道君;杨婷婷;杨丽涛;邢永秀;李杨瑞;王震
关键词:伯克霍尔德菌;甘蔗;铝胁迫;生理适应性;耐铝基因
-
4株甘蔗固氮菌株活化土壤养分及影响土壤酶活的分析
作者:谢显秋;张瑞楠;韦江璐;黄毓燕;陈炯宇;李杨瑞;邢永秀
关键词:甘蔗;固氮菌;土壤养分;活化作用;有机酸
-
甘蔗赤霉素合成基因ScGA3ox的功能初步研究
作者:范业赓;赖振光;李燕娇;陈荣发;闫海锋;邓宇驰;丘立杭;周忠凤;李杨瑞;吴建明
关键词:甘蔗;赤霉素合成基因;ScGA3ox;过表达
-
1株根瘤菌在甘蔗体内的定殖及固氮效率分析
作者:林丽;谢金兰;莫璋红;李长宁;梁强;罗霆;李杨瑞
关键词:固氮;甘蔗;内生细菌;根瘤菌
-
甘蔗响应干旱胁迫研究进展
作者:陆珍;杨丽涛;邢永秀;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干旱胁迫;形态结构;生理和分子机制;根际微生物
-
引进国外甘蔗种质资源检疫及田间抗病和农艺性状观察
作者:韦金菊;李海碧;周会;桂意云;祝开;宋修鹏;周珊;经艳;李杨瑞;刘昔辉
关键词:甘蔗;种质资源;隔离检疫;病害;分子检测;农艺性状
-
甘蔗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作者:梁强;梁宏卫;胡水凤;韦淙凯;欧阳静;韦海勇;刘晓燕;李毅杰;林善海;李杨瑞;宋修鹏
关键词:甘蔗;秸秆;新品种;腐熟;灰分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