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万寿菊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志刚

作者: 吴志刚;王平;吕双双;赵景云;张玉静;李娜

作者机构: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关键词: 色素万寿菊;产量;灰色关联度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1 年 01 期

页码: 43-45

摘要: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0个色素万寿菊杂交组合的单株产量和7个主要性状(株高、株幅、茎粗、分枝数、花径、单株花数、单花重)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研究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花数、单花重、花径对单株产量的影响较大,结果与生产情况基本一致,说明在色素万寿菊育种后代选择上应将这几个性状作为主要指标。

分类号: S574

  • 相关文献

[1]色素万寿菊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张玉静,吴志刚,王平,赵景云,李娜. 2010

[2]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谷子综合评判上的应用. 陈国秋. 2001

[3]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石志斯,陈辉云,莫云锦,张宗急. 2015

[4]甘蓝型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倪正斌,孙红芹,万林生. 2017

[5]江苏省鲜食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张辉明,姜永平,韩阳瑞. 2009

[6]油用向日葵杂交种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色关联分析. 刘庆鹏,张玮,薛伟,毕经伟. 2016

[7]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倪正斌,孙扣忠,孙红芹,万林生,孙明法. 2017

[8]云南省玉米杂交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汪燕芬,田俊明,詹各明,张培高,陈洪梅,黄云霄,段智利,吕宏斌,严富民,番兴明. 2008

[9]玉米新品种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张烈,贾天慧,木玉莲. 2003

[10]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周长军. 2020

[11]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F1代材料的研究. 尚继红,陈彩锦,吴娟,曾燕霞,张晓娟,王晓春,金学平,薛伟,高婷,魏淑花,张蓉. 2020

[12]耐盐水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代金英,张桂云,胡蕾,孙红芹,万林生,韩配配,倪正斌. 2020

[13]喀斯特地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 童成昊,周文章,莫本田,陆龙超,邓似辰,秦杨,李干洲,徐龙鑫,武俊达. 2023

[14]广西三熟制地区早熟油菜产量与其构成的主要性状关联度分析. 李云娟,钟丽,张宗急,明日,毛玲莉. 2023

[15]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灰色关联度分析. 袁隆平,青先国,马国辉,熊绪让. 2007

[16]西南区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秀全,何丹,张华,卢庭启,蒋晓芳,庞启华. 2015

[17]福建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蓝新隆,唐兆秀,徐日荣. 2011

[18]东北地区春小麦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色关联分析. 李玉发,何中国,李淑芳,郭中校,曲祥春,刘洪欣. 2005

[19]西藏高原玉米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胡单,曾兴权,王建林. 2002

[20]玉米杂交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刘忠祥,寇思荣,何海军,王晓娟,周玉乾,李志明,杨彦忠.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