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酶体在不同生物中的增殖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雅韬

作者: 韩雅韬;王梦晶;路子琪;王教瑜;李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从头合成;增殖;PEX基因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4 年 36 卷 012 期

页码: 2870-28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过氧化物酶体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细胞器,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尤其是脂质的代谢。过氧化物酶体在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数量和体积会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其增殖过程主要通过从头合成和增殖(分裂)等2个过程实现。从头合成过程是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通过出芽生殖形成过氧化物酶体前体(一种囊泡状结构),前体囊泡在胞质中招募膜蛋白以及基质蛋白,最终成为成熟过氧化物酶体。PEX3、PEX16以及PEX19基因对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peroxisomal membrane proteins, PMPs)的生物合成有重要作用,主要参与过氧化物酶体的从头产生过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分裂)包括过氧化物酶体的极化、膜的突出与伸长、基质蛋白的转运、膜的收缩及分裂等多个过程。PEX11基因编码过氧化物酶体膜延伸因子,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过程中参与膜的极化、突出与伸长,此外,Vps1和Dnm1可调节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态、复制和丰度,Inp1和Inp2等参与过氧化物酶体的遗传。文章对各种生物物种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过程及相关基因功能进行了总结和比较,以期为过氧化物酶体的研究和利用提供思路。

分类号: Q244

  • 相关文献

[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对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性的影响. 陈海莉,李玲,王教瑜,张昕,孙国昌. 2016

[2]PEX基因在过氧化物酶体形成及真菌致病性中的作用. 高飞雁,李玲,王教瑜,王艳丽,孙国昌. 2017

[3]家禽脂肪酸代谢及其在禽蛋中的沉积和营养调控. 陈伟,林映才,张罕星,马现永,阮栋,王爽. 2012

[4]羊ACOX2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 梁祎凡,金海国,曹阳. 2018

[5]过氧化物酶体的稳态维持机制与膜接触位点. 应淑敏,王静,龚流娥,王教瑜,孙国昌. 2023

[6]拟轮枝镰孢荧光标记与侵染结构观察. 哈丹丹,郑红霞,张振昊,竺利红,刘浩,王教瑜,周雷. 2023

[7]稻瘟病菌过氧化物酶体产生与降解的关键基因. 刘毛欣,王教瑜,孙国昌. 2014

[8]真菌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PEX11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研究. 张昕,姜华,王艳丽,张震,毛雪琴,柴荣耀,邱海萍,杜新法,王教瑜,孙国昌. 2012

[9]PEX10基因缺失对兔须癣毛癣菌生长及致病性的抑制作用. 潘瑶,肖琛闻,刘燕,张蓬军,应淑敏,黄叶娥,季权安,韦强,王静,王教瑜,鲍国连. 2024

[10]渤海中国对虾资源增殖调查. 李忠义,王俊,赵振良,周军,吕振波,董婧,刘茂利,金显仕. 2012

[11]猪生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研究进展. 黄金海,丁伯良. 2000

[12]金钗石斛叶艺性状保持及丛生芽增殖研究. 杨澜,刘鹏飞,王爱华,许红娟,谢双萍,陈之林. 2016

[13]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毛虫的致病性研究. 厉晓腊,金轶伟,柴一秋,陈官菊,刘又高. 2006

[14]铁皮石斛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因素研究. 陈石,杨兴玉,陈秀龙,陈丽娜,李静,林希昊. 2015

[15]菜豆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韩启厚,古瑜,于海龙,李玉珍,刑堃. 2015

[16]铁皮石斛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因素研究. 陈石,杨兴玉,陈秀龙,陈丽娜,李静,林希昊. 2016

[17]红叶石楠‘红罗宾'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张琼,王勇,高年春,周影,曾燕楠,朱儆元. 2009

[18]春兰离体根状茎生长和分化的研究. 孔凡龙,贾玉芳,柴明良,徐晓薇,李方. 2009

[19]彩色马蹄莲高效组培增殖条件研究. 张永春,汤庚国,吴爱忠,褚云霞. 2008

[20]大白杜鹃芽的诱导增殖研究. 龙毅,刘作易,毛堂芬,陈训.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