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玉龙

作者: 邓应德;周飞捷;邓晓娟;肖层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相关性

期刊名称: 农业现代化研究

ISSN: 1000-0275

年卷期: 2011 年 32 卷 03 期

页码: 348-3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培矮64S/R292"、"Y58S/R292"为材料,并以籼籼交超级杂交稻"丰源优299"为对照,研究了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供试组合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量与稻谷产量相关性不显著,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及产量显著正相关,干物质的积累量与同期叶面积指数显著相关。"培矮64S/R292"、"Y58S/R292"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速率显著大于"丰源优299",茎杆物质输出速率低于"丰源优299"。因此,亚种间杂交组合在保证后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前提下,提高干物质的转化率,改善"流"的畅通程度,是进一步提高亚种间杂交组合产量的重要途径。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高产谷子品种高产机制. 琦明玉,张立媛,李红光,李志光,赵敏. 2019

[2]播期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任永峰,梅丽,杨亚东,王志敏,赵沛义,高宇. 2018

[3]不同化学打顶剂对新疆棉花群体质量的影响. 王刚,韩焕勇,王旭文,陈兵. 2021

[4]大兴安岭南麓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廉博,王雪娇,苏二虎,赵晓宇,李金龙,陈广平,贾利敏,李强. 2021

[5]藜麦植株养分积累对源库调节的响应. 任永峰,黄琴,王志敏,赵沛义,高宇,连海飞. 2018

[6]氮肥施入量对高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辛宗绪,赵术伟,孔凡信,刘志. 2014

[7]不同密度和带型对胡麻/玉米带田产量的影响. 何海军,王晓娟. 2016

[8]水稻苗期不同喷淋间隔处理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睿,董立强,商文奇,于广星,代贵金,王铮,李跃东. 2022

[9]双季杂交稻超高产品种搭配模式研究. 杨光立,于天一,肖小平,逄焕成,汤文光,聂泽民,任天志,汪柯,李玉义. 2013

[10]播期和密度对淮北地区皖麦52群体质量、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11]穴基本苗对机插杂交中籼稻群体构建及产量的影响. 吴文革,杨剑波,张健美,周永进,蔡海涛,许有尊,吴然然,陈刚. 2014

[12]亚种间杂交稻母本与组合光合产物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邓应德,翟少华,张海清,石书兵. 2016

[13]亚种间杂交稻母本与组合光合产物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邓应德,翟少华,张海清,石书兵. 2015

[14]旱作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赵家铭,郑文静,王昌华. 2012

[15]种植密度对玉米冠层高光谱特征的响应研究. 邹楠,杨文杰,肖春华,王克如,陈兵,张国强,张召星. 2017

[16]甜菜品系叶丛快速生长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曾婉盈,耿洪伟,程宇坤,李思忠,钱松廷,高卫时,张立明. 2024

[17]亚种间杂交稻子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 李荣改,孟令启,冯瑞光,宁文书. 2000

[18]亚种间杂交稻干物质分配及其与筛管结构和细胞活性相关性研究综述. 尹超,石书兵,邓应德,张海清. 2014

[19]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育种的若干思考. 吕川根,姚克敏,李霞,胡凝,邹江石. 2007

[20]亚种间杂交稻颖花受精率与温度的相关性及模型分析. 吕川根,邹江石,胡凝,姚克敏.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