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联合收割机对山区耕地条件的适应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聪

作者: 陈聪;曹光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工程;谷物收割机;田间转移;力学;适用性;技术模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06 期

页码: 367-3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深入分析谷物联合收割机在山区梯田间转移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建立其力学模型,并分别选择中型、小型、微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及大型、中型、小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等6种机型的技术参数为基础,得到了不同联合收割机机型可安全通过的最大坡度;据此计算在相应田间高差内不同联合收割机安全转移所需的田块宽度,从而总结出丘陵山区耕地与联合收割机的匹配要求,并针对山区农机装备研发提了具体建议。

分类号: S225.3

  • 相关文献

[1]手扶插秧机梯田间转移力学分析. 陈聪,曹光乔. 2013

[2]二点委夜蛾不同世代成虫适宜生境调查及其在作物间的转移规律研究. 马继芳,徐璟琨,王维莲,林英杰,靳群英,董志平. 2014

[3]特发性马蹄内翻足微创软组织松解术后足底力学指标评价. 刘行,李明,刘星,罗聪,曹豫江,刘传康,瞿向阳,翁刘其,周海,郑超. 2020

[4]苎麻茎秆轴向压缩力学试验与分析. 沈成,陈巧敏,李显旺,张彬,黄继承,田昆鹏. 2016

[5]基于VC++的悬挂架动应力测试数据的处理研究. 刘志如,王春耀,王学农,陈发,刘跃. 2008

[6]分析聚乳酸/麦秸秆纤维复合材料力学及吸水性能. 张瑾,王丽伟,王川,卢碧芸,王伟. 2022

[7]超级杂交稻抗倒生理与形态机能研究 Ⅱ .培矮 64S/E3 2与汕优 63茎秆抗倒力学差异. 马国辉. 2003

[8]甘薯试管苗大田繁种初报. 黄萍,颜谦,丁映. 2009

[9]育苗移栽机具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王帅. 2019

[10]我国棉花机械化收获技术现状分析与建议. 温长文,高清海,王建合,王进朝. 2015

[11]黄芩黄酮浸提过程动力学模型适用性分析. 王唯涌,韩鲁佳. 2009

[12]南方大口鲶微卫星标记在怀头鲶群体中适用性研究. 沈晓丹,于晓彤,葛晨,姜道龙,赵莹莹. 2014

[13]CENTURY模型在川西北高原草原的适用性研究. 陈超,李秋月,郭斌,庞艳梅. 2019

[14]越冬期麦田地表蒸散量估算模型适用性分析与参数修正. 程强,徐嫱,陈超,孙宇瑞,王忠义,薛绪掌. 2018

[15]PROSAIL模型在半干旱区春小麦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适用性分析. 葛丽娟,王小平,王清涛,党虹,赵传燕. 2017

[16]FLEXPART模式模拟褐飞虱回迁的适用性. 刘垚,魏巍,刘维,王健,包云轩,杨若子. 2018

[17]作物生长模型的适用性评价及冬小麦产量预测. 王伟,黄义德,黄文江,李存军,王娴. 2010

[18]常用气象干旱指数SPEI和SPI在陕北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罗漫雅,耿广坡,周洪奎,周雪. 2020

[19]SMCR__N模型在北京地区潮土茄田适用性分析. 董一威,李玉中,张科峰,徐春英,李巧珍,房福力,郭智成. 2016

[20]基于模糊矩阵的油菜收获机械适用性评价方法. 龚艳,陈小兵,张晓,刘燕,王果,陈晓,李良波.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