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水稻品种跨积温区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秋菊

作者: 王秋菊;张玉龙;刘峰;王连敏;李明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积温;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3 年 24 卷 005 期

页码: 1381-13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在不同积温区布置田间试验的方法,比较研究了黑龙江省5个水稻主栽品种产量和品质随积温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积温呈二次曲线变化,其相关程度因水稻品种而异;水稻穗数、穗粒数与积温呈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而千粒重与积温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水稻籽实空瘪率从适宜积温区到低积温区显著增加,而从适宜积温区到高积温区变化不明显;水稻垩白率、整精米率与积温均呈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即垩白率和整精米率在适宜积温区分别有最小值和最大值存在;稻米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随积温变化不明显.根据对温度敏感程度的不同,可将水稻品种划分为温敏型、中间型、温钝型3类,其适宜栽培积温带宽度和允许栽培积温带宽度分别为300℃和420℃、360℃和440℃、380℃和520℃.根据积温因地制宜地选种水稻品种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十分重要.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直播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及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 李心昊,李俊,刘丽欣,王方,郝睿,王天尧,张春雷,马霓. 2021

[2]不同栽培处理对稻米品质及食味的影响. 吕文俊,崔晶,孙玥,苏京平,王胜军,刘学军,崔中秋. 2019

[3]云南茶种资源主要性状鉴定和评价利用. 王平盛,许玫. 1998

[4]晚粳新品种M114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吴敬德,吴跃进,童继平,郑乐娅. 2001

[5]基于遥感和地面观测数据的水稻生长季长度空间建模. 胡文君,叶立明. 2016

[6]福建省水稻生育期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其对稻作制度的影响. 江敏,金之庆,杨慧,石春林,朱朝枝,林文雄. 2012

[7]水稻叶龄和株高变化动态的模型研究. 严定春,周爱莲. 2008

[8]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增产潜力分析. 吕丽华,董志强,王学清,刘茜,张丽华,贾秀领. 2019

[9]海拔与积温梯度对春青稞生长的影响. 韦泽秀,卓玛,曲航,马瑞萍. 2018

[10]国审玉米品种浚单20和浚单29的光温需求特征. 王秀萍,齐红志,胡景辉. 2015

[11]秋季鲜食糯玉米播种期与产量、积温关系研究. 郑洪建,王义发,沈雪芳,侯根宝. 2006

[12]不同生态环境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素瑜,靳海洋,崔静宇,秦峰,李向东,岳俊芹,邵运辉,王汉芳,方保停,张德奇,杨程. 2022

[13]不同播期、积温、降水量对高粱农艺性状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赵建武,白文斌,刘贵锋,王金转,郑香萍. 2014

[14]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对冬前积温变化的响应. 吕丽华,梁双波,张丽华,贾秀领,董志强,姚艳荣. 2016

[15]东北春玉米区温度条件与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量化分析. 张书萍,王延波,赵海岩,常程,隋阳辉,徐亮,刘晶,肖万欣. 2022

[16]北方春玉米粒收品种阶段生长发育与温度因子的关系. 于胜男,高聚林,明博,王振,于晓芳,孙继颖,梁红伟,王志刚. 2021

[17]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李洁,晋凡生,张冬梅,梁改梅,张小宁. 2016

[18]辽宁水稻穗型分类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徐正进,陈温福,韩勇,邵国军,张文忠,马殿荣. 2007

[19]寒地水稻不同群体密度品质优化研究. 江海,王秋菊,赵宏亮,王萍,姜辉,孟英,张毓,黄莹. 2010

[20]不同温光条件对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博,吕军,姚继攀,唐志强,解文孝.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