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品种云蚕8的复壮与改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敏

作者: 刘敏;田梅惠;吴克军;陈松;董占鹏;黄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家蚕品种;云蚕8;复壮改良;虫蛹率;茧层率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4 年 40 卷 02 期

页码: 348-3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家蚕品种云蚕8与云蚕7的杂交组合已在云南蚕区大面积推广10多年。针对云蚕8的强健性和茧层率性状明显退化的问题,将分点保存的云蚕8多个品系的母种采用循环杂交及回交等方法进行复壮改良,选择的优良组合经过5个世代定向选育重新建立了云蚕8母种的新系统。复壮改良后的云蚕8母种平均虫蛹率和茧层率分别达到93.54%、23.46%,较原品系分别提高5.19%、0.38%,原种的虫蛹率和茧层率分别达到98.11%、24.48%。将复壮改良后的云蚕8与先期复壮改良的云蚕7组配新组合f2云7×f4云8,其健康性和产茧量等与原杂交组合云蚕7×云蚕8相比均得到提高,虫蛹率从95.80%提高到99.09%,茧层率从23.05%提高到24.27%,万蚕茧层量从3.73 kg提高到4.68 kg,万蚕产茧量从16.25 kg提高到20.79kg,有效地实现了对云蚕8母种、原种的复壮改良。

分类号: S882.2

  • 相关文献

[1]家蚕品种云蚕8的斑纹限性定向转育. 廖鹏飞,朱水芬,黄平,董占鹏,刘敏,白兴荣,罗顺高,杜伟,李涛,陈松. 2013

[2]家蚕品种退化及复壮改良技术. 江亚. 2014

[3]家蚕原种在不同饲养季节中性状指标的差异性比较. 陈世良,黎勇谋,高翔,高建华. 2012

[4]云蚕7和云蚕8品种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及延长措施. 朱红涛,杨继芬,刘建波,骆红莲,黄有存. 2013

[5]云蚕7和云蚕8原原母种保育成绩初探. 刘建波,杨继芬,朱红涛,白红英,陈海佺. 2013

[6]桑蚕五龄六天上蔟对茧层率的影响. 黄桂辉,李晓松,罗会贤,何静,罗朝斌,余文中. 2017

[7]柞蚕茧质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徐亮,吴艳,刘凤云,孟宪民,戚俐,焦阳,宿桂梅,车明秋. 2011

[8]提高蚕茧出丝率的途径. 柳德康. 1983

[9]浙江蚕茧质量调查分析. 蒋猷龙. 1992

[10]家蚕饲育中添食蛋白南和葡萄糖的试验. 刘明辉. 1998

[11]家蚕茧层率相关基因筛选及其功能分析. 任晓晓,孙运朋,卿卓,杨万军,罗朝斌. 2022

[12]家蚕种质资源特优性状新品系的创制与经济性状表现. 张友洪,肖文福,蒋亚明,邹邦兴,张宇靖,万林荣,粟思源,鲁成. 2025

[13]家蚕特殊用途新品种“渝黔绿茧”区域比较试验. 刘锡,罗朝斌,易勇,代方银. 2007

[14]夏秋用家蚕品种春季试养初报. 胡仕叶. 2008

[15]10个家蚕纯种在高温胁迫下饲养的性状表现. 姜虹,曾晓英,岳宣,罗朝斌,黄桂辉,周顺珍. 2009

[16]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在清镇市的饲养试验简报. 胡仕叶,罗朝斌,孙运朋,杨胜特,蒋华,杨波,余文中,黄桂辉. 2016

[17]家蚕产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姜虹,王殿平,曾晓英,黄桂辉,周顺珍,岳宣,罗朝斌. 2009

[18]不同家蚕品种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比较. 柳新菊,俞瑞鲜,赵学平,陈诗,蒋金花,祝新荣. 2014

[19]不同全蚕粉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及其对小鼠血糖浓度的影响. 施新琴,肖辉,孙波,段祖安,徐升胜,崔为正,崔西才,李君. 2009

[20]家蚕细纤度三眠蚕品种“芊春×知日”的选育研究. 张凤林,周丽霞,孔令汶,李化秀,王安皆,聂磊.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