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龙眼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少泉
作者: 郑少泉;曾黎辉;张积森;林河通;邓朝军;庄伊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龙眼;新中国;70年;科学研究;回顾;展望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19 年 010 期
页码: 1414-14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 a(年)以来,我国龙眼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龙眼种质资源、遗传育种、采后生物学、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领跑国际同类研究.建立了国际上资源数量最多、类型最为丰富的国家级龙眼种质资源圃,杂交育种培育出有不同香气、留树保鲜期长、成熟期配套、优质丰产等优异性状的适宜轻简化栽培的系列新品种;利用新育成的不同熟期龙眼品种,结合催花技术和生态差异选择,在我国实现龙眼鲜果的周年供应;研发出了龙眼安全保鲜物流新技术;先后构建了龙眼的基因组草图和精细参考基因组图谱,促进龙眼基础研究进入了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时代.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龙眼产业发展的基础研究与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创新.
分类号: S667.2%F326.13
- 相关文献
[1]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荔枝. 陈厚彬,欧良喜,李建国,苏钻贤,杨胜男,吴振先,胡卓炎. 2019
[2]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香蕉. 谢江辉. 2019
[3]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李. 刘威生,章秋平,马小雪,张玉萍,刘家成,张玉君,刘硕,刘宁,徐铭. 2019
[4]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梨. 王文辉,王国平,田路明,李秀根,吕晓兰,张玉星,张江红,曹玉芬. 2019
[5]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杏. 孙浩元,张俊环,杨丽,姜凤超,张美玲,王玉柱. 2019
[6]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樱桃. 段续伟,李明,谭钺,张晓明,王宝刚,闫国华,王晶,潘凤荣,刘庆忠,张开春. 2019
[7]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苹果. 王金政,毛志泉,丛佩华,吕德国,马锋旺,任小林,束怀瑞,李保华,郭玉蓉,郝玉金,姜远茂,张新忠,杨欣,曹克强,赵政阳,韩振海,霍学喜,魏钦平. 2019
[8]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桃. 俞明亮,王力荣,王志强,彭福田,张帆,叶正文. 2019
[9]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草莓. 张运涛,雷家军,赵密珍,张艳璇,王桂霞,钟传飞,常琳琳,宁志怨,孙瑞,王宝刚,李睿,董静,孙健,高用顺,张燕. 2019
[10]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葡萄. 段长青,刘崇怀,刘凤之,王忠跃,刘延琳,徐丽明. 2019
[11]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猕猴桃. 方金豹,钟彩虹. 2019
[12]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石榴. 陈利娜,敬丹,唐丽颖,曹尚银. 2019
[13]中国杧果科学研究70年. 陈业渊,党志国,林电,胡美姣,黄建峰,朱敏,张贺,韩冬银,高爱平,高兆银,黄媛媛. 2020
[14]中国棉花辉煌70年——我国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棉花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理论. 毛树春,毛树春,李亚兵,董合忠. 2019
[15]连云港市小麦生产的回顾与展望. 王龙,石祖俊,李筠. 2003
[16]动物营养技术发展回顾和展望. 卢德勋. 2000
[17]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王汉中. 2010
[18]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科技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张景娥,张秉宇,王毅,高丽红. 2011
[19]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制度重大改革回顾与展望. 朱方林,朱大威. 2015
[20]定西试验站旱农生态研究回顾与展望. 杨封科,高世铭,苏永生.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屏边枇杷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作者:陈友祥;张雅玲;郑健;左艳秀;陈德香;王思云;王绍昌;邓朝军;张惠云;罗心平;郑少泉
关键词:云南;屏边;枇杷;错季栽培;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
基于图像识别的枇杷资源果肉褐变鉴定方法研究与应用
作者:陈宇佳;邓朝军;张婷婷;王秀平;陈秀萍;赵加宁;马翠兰;蒋际谋
关键词:枇杷;果肉褐变;图像分割;鉴定评价
-
外源褪黑素对新白8号枇杷果实日灼和果皮解剖结构的影响
作者:高雨薇;邓朝军;许奇志;李浩伟;项于倩;马翠兰;蒋际谋
关键词:枇杷;褪黑素;日灼;果皮;解剖结构
-
"贵妃"枇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许奇志;邓朝军;蒋际谋;洪桂霖
关键词:枇杷;栽培技术;高产;高效
-
优质大果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中白
作者:蒋际谋;郑少泉
关键词:
-
优质大果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中白的选育
作者:蒋际谋;邓朝军;许奇志;陈秀萍;胡文舜;苏文炳;张雅玲;魏伟淋;黄敬峰;郑少泉
关键词:枇杷;新品种;中白;中熟;优质;大果
-
酒糟源酶解产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及酶解工艺优化
作者:王瑛;林晓婕;张甜甜;贾淑宁;梁璋成;林河通;何志刚
关键词:酒糟;酶解产物;酶解率;黄嘌呤氧化酶;半抑制浓度;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