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膜控释尿素对玉米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松

作者: 郭松;喻华;曾祥忠;江云;熊忠伟;王晓梅;秦鱼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包膜控释尿素;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氮素吸收利用;光合速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9 年 47 卷 017 期

页码: 88-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氮肥的合理施用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为明确合理施用控释尿素对川中丘陵区春玉米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以当地主推品种成单30为试验材料,设置无氮肥(CK)、N 300 kg/hm2普通尿素(U300)、N 225 kg/hm2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U225)和N 300 kg/hm2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U300)共4个处理.测定吐丝期和成熟期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和氮含量,并在花后0、10、20、30 d动态检测叶片的SPAD值和光合速率.结果表明:成熟期玉米各器官中干物质和氮素分配规律一致,均为籽粒>茎>叶>穗轴>苞叶,而且籽粒中氮素占比高于干物质占比,茎、穗轴和苞叶中氮素占比低于干物质占比.与U300处理相比,干物质积累在CU300处理下增加4.2%,CU225处理下降低1.8%,而氮素积累在CU300处理下提高20.1%,CU225处理下降低0.2%,但统计分析差异均不显著.CU225处理与U300处理玉米花后氮素吸收比例在46.7% ~49.3%之间,而叶片光合速率和SPAD值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川中丘陵区春玉米通过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替代普通尿素,其氮肥施用量减少25%仍可保障玉米花后正常的干物质生产和氮素需求,保证玉米产量稳定.

分类号: S513.06

  • 相关文献

[1]玉米施包膜控释尿素的肥效研究. 赵蔚,袁静超,梁尧,张洪喜,刘松涛,张水梅,刘剑钊. 2019

[2]紧凑型与平展型玉米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研究. 成浩,钱欣,张慧,高英波,王良,刘开昌,史永晖,李宗新. 2021

[3]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对弱光响应的差异. 李冬梅,张春玲,吴亚男,赵奎华,王延波,齐华,聂林雪,陈涛,马丽婷. 2013

[4]辽西半干旱区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蔡倩,孙占祥,郑家明,王文斌,白伟,冯良山,杨宁,向午燕,张哲,冯晨. 2021

[5]普通、控释尿素配比对玉米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黄科程,李孝东,朱从桦,龙文靖,袁继超,孔凡磊. 2017

[6]不同氮肥模式下2个高产玉米品种物质积累与产量效益特性研究. 臧贺藏,王言景,张杰,胡峰,李国强,郑国清. 2015

[7]充足灌水条件下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的研究. 修文雯,陈传晓,田晓东,刘鑫,张怡明,李少昆,张凤路. 2012

[8]旱地秋覆膜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的特性研究. 王勇,高育锋. 2004

[9]条带深旋小双行精播技术对京农科728产量的影响. 梁茜,刘文亚,葛均筑,赵明,吴锡冬,侯海鹏,杨永安,辛德财. 2019

[10]玉米单叶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比较. 李刚,王金艳. 2006

[11]氮肥运筹对玉米叶片光合速率、比叶重和SPAD值的影响. 许东恒,石玉海,孙宁,张林,曹铁华,王立春,赵洪祥. 2010

[12]弱光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研究. 付景,李潮海,赵久然,刘天学. 2009

[13]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越,王创云,邓妍,张丽光,赵丽,王晋,郭虹霞,王陆军. 2015

[14]玉米自交系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 李少昆,赵明,郭小强,尚有军,王树安,王美云. 1999

[15]玉米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不同品种间耐低温能力比较. 王迎春,褚金翔,孙忠富,王道龙. 2006

[16]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振平,齐华,张悦,孙世贤,杨国航. 2009

[17]播期对冀西山区旱地玉米产量的影响. 冯伟,杨军芳,周晓芬,杜晓东. 2012

[18]外源活性氧清除剂在玉米上的抗旱效应. 杨德光,沈秀瑛,赵天宏,姚文初. 2001

[19]半干旱区玉米不同叶位光合特征研究. 常莹,闫伟平,李程,吴春胜,边少锋. 2014

[20]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结构与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张久明,迟凤琴,宿庆瑞,匡恩俊,张磊,金梁,郭文义,徐军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