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轮斑病发生为害特性及其茶树抗病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士琴
作者: 郑士琴;孔祥瑞;单睿阳;陈志辉;张亚真;李鑫磊;林郑和;游小妹;陈常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茶轮斑病;为害特点;抗病机理;抗病育种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2096-0220
年卷期: 2024 年 65 卷 02 期
页码: 1-10
摘要: 茶轮斑病是茶树主要病害之一。本文基于近十年来(2013—2023年)国内外研究者对茶轮斑病的研究现状,对该病的发生为害特点、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机理、茶树对轮斑病的抗病机理以及病害防控措施等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茶园绿色防控和茶树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PGIP在作物抗病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杨晓宇,樊新萍,曹秋芬,田建保. 2008
[2]贵州惠水县茶轮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李冬雪,赵晓珍,王勇,练珊珊,任亚峰,陈卓. 2018
[3]茶轮斑病致病病原菌的鉴定. 张欣,卢声洁,程宇豪,王坤英,张金峰,周玉锋. 2020
[4]茶轮斑病防治研究进展. 黄大野,朱志刚,姚经武,张亚妮,刘晓艳,曹春霞,王开梅,饶犇,周荣华. 2018
[5]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的生物学特性. 张欣,卢声洁,程宇豪,刘思睿,王坤英,赵兴丽,罗林丽,周玉锋. 2021
[6]贝菜斯芽孢杆菌CY30防治茶轮斑病研究. 黄大野,杨丹,姚经武,刘芳,廖先清,曹春霞. 2020
[7]贝莱斯芽孢杆菌CY30防治茶轮斑病研究. 黄大野,杨丹,姚经武,刘芳,廖先清,曹春霞. 2020
[8]茶轮斑病的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饶家瑞. 2021
[9]多功能静电喷雾器防治茶轮斑病试验初报. 冉隆珣,李荣福,蔡丽,梁名志,刘关所,浦恩达,李友勇,刘本英. 2014
[10]茶轮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杨文波,杨辉,向芬,刘红艳,李维,周凌云. 2021
[11]生姜天然产物的提取及其对茶轮斑病的室内毒力强度. 饶家瑞,张欣,余用秀. 2021
[12]诺沃霉素A对茶轮斑病的防治效果. 黄大野,万中义,朱志刚,姚经武,杨妮娜,曹春霞,张亚妮,刘晓艳,饶犇. 2019
[13]大蒜天然产物的提取及其抗茶轮斑病活性. 饶家瑞,张欣,余用秀. 2021
[14]茶轮斑病的研究进展. 马驰宇,刘惠芳,姚键梅,陈瑶. 2022
[15]重庆地区茶树病害种类及武夷菌素对茶病的田间控制效果. 李培,张克诚,王志坤,任芳. 2008
[16]5种生物农药对茶轮斑病病原的室内毒力强度. 饶家瑞,张欣,余用秀. 2021
[17]牙鲆efhd2和tbc1d25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侯吉伦,郭亚男,付元帅,王桂兴,张晓彦,孙朝徽,司飞,王玉芬. 2019
[18]梨对黑星病的抗病性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刘成,李俊才,许雪峰,王忆,李天忠. 2009
[19]大豆霜霉病抗病机制和防治研究. 张兴政,孙一闻,吕世翔,程云清. 2020
[20]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程玉静,陈国清,薛林,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郝德荣,冒雨翔.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瑞香、白鸡冠等18个杂交创新种质主要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钟秋生;杨军;林郑和;单睿阳;黄婷;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杂交创新种质;农艺性状;EST-SSR;遗传多样性
-
玉米新品种福玉18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作者:彭明;唐卓;李亦文;彭继福;郭欢乐;曹钟洋;汤彬;陈志辉
关键词:品种选育;栽培;制种;福玉18;玉米
-
高等植物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思彤;张亚真;孔祥瑞;金珊;陈志辉;陈常颂
关键词: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CAB);蛋白结构;生理功能;逆境表达
-
不同烘焙程度'春闺'闽北乌龙茶风味品质分析
作者:占鑫怡;欧晓西;张雯萍;周晶晶;黄慧清;赵梦莹;李鑫磊;孙云
关键词:‘春闺’;闽北乌龙茶;烘焙程度;滋味活性值;香气;滋味
-
冠突散囊菌Ec-12上清抑制小鼠的伤寒沙门菌机制的初步分析
作者:李兆龙;孔祥瑞;林锋强;王秀萍;赵冉;彭小莉;陈常颂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上清;鼠伤寒沙门菌;抑制
-
武夷肉桂加工中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和香气品质形成研究
作者:吴宗杰;欧晓西;林宏政;余欣茹;程守悦;吴晴阳;李鑫磊;孙云
关键词:武夷肉桂;代谢组学;加工过程;香气;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
-
茶树叶片黄化变异相关的CAB基因家族鉴定及关键基因挖掘
作者:钟思彤;张亚真;游小妹;陈志辉;孔祥瑞;林郑和;伍慧妮;金珊;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叶色黄化变异;基因克隆;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