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my基因的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的系统发育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周和

作者: 刘俊凤;刘斌彬;董占鹏;余泉友;鲁成;陈义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家蚕;野桑蚕;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淀粉酶基因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09 年 52 卷 12 期

页码: 1338-13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中国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B.mori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少数样本克隆测序)获得34个家蚕和野桑蚕样本淀粉酶基因amy序列片段(715bp)。分析发现56个多态性位点,鉴定出28种单倍型(haplotype);核苷酸多样性π=0.01390±0.00103,单倍型多样度Hd=0.988±0.011。核苷酸不配对分析(mismatchan alysis)和Fu’sFs检测表明中国野桑蚕曾发生过种群扩张。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遗野桑蚕传差异主要在种群内,种群间和地理组群间差异不显著。聚类树上34个样本聚为3枝/3蔟,野蚕和家蚕都不按地理区域或系统(类型)聚类,A枝由来自不同地区的野蚕和不同类型的家蚕混合构成,并且进一步分成3个亚枝,每一亚枝也同时包含家蚕和野蚕,B枝由3个家蚕和1个野蚕混合构成,C枝全部由来自不同地区的野蚕构成。网络分析没有发现"祖先单倍型"和优势单倍型。结果提示,淀粉酶基因是一个多态性丰富的分子标记,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据此推测家蚕起源于多种生态类型混杂的野桑蚕。

分类号: Q961`S881

  • 相关文献

[1]家蚕淀粉酶基因系统发育及遗传多样性. 刘俊凤,刘彬斌,吴建梅,陈义安,张剑飞,鲁成. 2014

[2]家蚕淀粉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分析. 吕言娜,陈晓妍,邵丽萍,李轶女,胡小元,张志芳,易咏竹. 2016

[3]家蚕淀粉酶基因(Bmamy2)的分子克隆及表达特征和序列分析. 董占鹏,刘俊凤,刘彬斌,鲁成. 2008

[4]家蚕、野桑蚕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及分子进化研究. 李爱玲,徐安英,沈兴家,唐顺明,张志芳,潘沈元. 2004

[5]家蚕、野桑蚕海藻糖酶基因启动子的特性及其滞育激素的转录调节. 沈兴家,唐顺明,易咏竹,赵巧玲,张志芳,李奕仁,何家禄. 2004

[6]家蚕主要血浆蛋白质的发育变化及与其它蚕的比较研究. 李丰倩,黄君霆. 1989

[7]野桑蚕血缘对家蚕性状的影响. 肖金树,周安莲. 2004

[8]多丝量家蚕品种9601×92的育成及推广. 石瑞常,顾寅钰,于振诚. 2008

[9]野桑蚕、家蚕LSP基因5'侧翼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唐顺明,沈兴家,张志芳,李奕仁,何家禄. 2003

[10]家蚕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序列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 王维,李风波,石放雄,孟智启. 2014

[11]我国根瘤蚜mtDNA CO Ⅰ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英文). 陈迎春,王海波,D.A. DOWNIE,翟衡. 2009

[12]辽宁省野生羊肚菌资源调查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红,曹君,张敏,张士义,张季军,刘俊杰,杨镇,吕立涛. 2021

[13]基于Cytb基因的秆野螟属(Ostrinia)昆虫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杨瑞生,顾羽健,白树雄,何康来,王振营. 2020

[14]新疆野苹果和栽培苹果遗传分化与变异特征. 于少帅,赵文霞,姚艳霞,张学超,淮稳霞. 2020

[15]斯布牦牛线粒体D_Loop区域遗传多样性研究. 朱勇,俄广鑫,信金伟,陈晓英,张强,曹涵文,姜辉,陆东祥,张成福. 2024

[16]黄土高原地区大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 张红侠,冯瑞华,李俊,关大伟,曹凤明. 2010

[17]5个乌骨鸡品种线粒体ND6基因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分析. 贾晓旭,唐修君,陆俊贤,樊艳凤,顾荣,马尹鹏,黄胜海,葛庆联,高玉时. 2023

[18]灰葡萄孢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张艳杰,沈凤英,许换平,李亚宁,刘大群. 2017

[19]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番茄潜叶蛾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袁伟宁,魏玉红,郭致杰,罗进仓. 2024

[20]基于mtDNA和cpDNA序列的甘薯栽培种及近缘野生种分析. 王崇,王连军,田小海,雷剑,柴沙沙,焦春海,杨新笋.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