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芦荟药材品质评价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天梅

作者: 杨天梅;杨美权;左应梅;许宗亮;杨维泽;王丽;起明菊;李纪潮;朱新焰;张金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芦荟;药材品质;芦荟苷;芦荟大黄素

期刊名称: 中医药导报

ISSN: 1672-951X

年卷期: 2024 年 03 期

页码: 70-74

摘要: 目的:对不同来源的24份芦荟药材品质进行分析及评价,为芦荟后期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检测方法和含量要求及相关文献,测定不同来源的24份芦荟药材的性状、杂质、水分、总灰分、浸出物以及芦荟苷、芦荟大黄素含量。结果:进口芦荟药材性状主要是不规则块状,少部分粉末状;表面棕褐色,较粗糙,较有光泽;断面棕褐色,较光滑,较有光泽。国产芦荟药材性状主要是圆饼状,表面较粗糙,呈黑褐色,略有光泽,断面粗糙,呈黑褐色,略有光泽。杂质含量在0.00%~0.05%之间。水分含量均符合规定,达标率为100.00%。总灰分含量只有9份符合规定,达标率为37.50%(9/24)。浸出物含量范围在2.82%~93.57%之间。大部分芦荟苷含量测定未达到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标准(芦荟苷含量库拉索芦荟不得少于16.00%,好望角芦荟不得少于6.00%),仅有7份芦荟苷含量符合规定,达标率为29.17%(7/24)。13份无法检出芦荟大黄素,11份芦荟大黄素含量范围为0.07%~0.63%。结论:当前药材市场上芦荟主要为进口芦荟和国产芦荟,质量参差不齐,进口芦荟药材品质较为优良,在以后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产地初加工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药材品质。

分类号: R284.1

  • 相关文献

[1]生物法制备芦荟大黄素的研究. 钟桂芳,樊攀,崔改泵. 2015

[2]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芦荟及其芦荟制品中芦荟甙的含量. 李静梅,吴颖. 2003

[3]不同郁闭度橡胶园间作绞股蓝的生长、产量及药材品质研究. 郑定华,黄坚雄,潘剑,袁淑娜,桂青,李娟,陈俊明,王秀全. 2021

[4]不同荫蔽条件橡胶园间作巴戟天的生长及药材主要成分含量研究. 郑定华,涂寒奇,黄坚雄,潘剑,袁淑娜,桂青,王秀全. 2022

[5]虎杖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孙印石,王建华. 2015

[6]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芦荟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苗敬芝,徐栋栋,董玉玮. 2014

[7]芦荟汁饮料工艺研究. 王永军,周玲,陆新龙,徐秋芳. 2003

[8]不同涂膜处理对樱桃番茄保鲜效果的影响. 隋思瑶,马佳佳,陆皓茜,王毓宁. 2019

[9]芦荟横切薄层培养再生植株(简报). 张军,夏宁邵,黄卓忠,陈如凯,李杨瑞. 2003

[10]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芦荟遗传转化条件的研究. 张军,夏宁邵,陈如凯,李杨瑞. 2004

[11]营养保健型芦荟果冻的研制. 张雁,张惠娜,张孝祺. 2002

[12]芦荟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吴小芳,万金志,钟佳胜,丁雯静. 2015

[13]芦荟的组培与快繁技术研究. 刘芬. 2001

[14]芦荟试管苗繁殖中激素6-BA的应用. 郑维全,谭乐和. 2000

[15]浅谈芦荟组培苗移栽技术. 覃伟权,周焕起,张木炎,韩超文. 2002

[16]芦蔡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孙德权,陆新华. 2001

[17]农杆菌介导OsDREB基因转化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的研究. 赵华,何聪芬,张佳星,刘蕾,钟秦. 2008

[18]外源激素对芦荟外殖体芽分化的影响. 郑维全,谭乐和. 2001

[19]根癌农杆菌介导库拉索芦荟遗传转化因素优化. 蒙平,何铁光,苏宾,陈廷速,李杨瑞. 2005

[20]芦荟中芦荟素含量的测定. 雷绍荣.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