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常规种子原种生产技术体系改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方兆伟
作者: 方兆伟;陈庭木;樊继伟;李健;钟环;罗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作物常规种子;原种生产;技术体系;改良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07 年 21 期
页码: 153-154
摘要: 对当前作物常规种子生产上应用的多种方法进行比较,针对生产应用实际及技术规范性研究了一种综合多种种子生产技术的良繁体系,快速提供良繁用种,并逐步提高原种质量水平。同时,用株系循环法的高效与简易性降低种子提纯成本。
分类号: S339
- 相关文献
[1]龙特浦A的特征特性及其提纯和高产繁殖技术. 徐同济,杨东,黄达彪,张水金,黄庭旭,王永慧,黄宏成,林生游,郑家团. 2010
[2]水稻品种改良技术讲座(12) 种子生产和检验. 汤圣祥,闵绍楷. 1998
[3]青海马铃薯原种生产技术. 孙海宏. 2008
[4]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促进棉花优质高产. 高学亮,高守汉,孙希隆,耿兴汉,郭金城,李玉奎,李振峰. 1990
[5]黔辣7号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田应书,杨万荣,范高领,涂祥敏,罗恒. 2017
[6]马铃薯原种冬季扩繁不同密度栽培试验. 纪荣昌,罗文彬,李华伟,许泳清,邱永祥,刘中华,邱思鑫,汤浩. 2014
[7]兵团细毛羊技术又有新突破. 石国庆. 2006
[8]发展旱地农业的问题与对策. 陈奇恩. 1999
[9]水产生物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丁学东. 1992
[10]建立棉花差别化育种技术体系的构思. 韩世杰,刘水东,袁春新,何林池,邱启程,崔世友,徐纪嘉,韩娟. 2011
[11]南阳牛的选育及利用研究进展. 魏成斌,王冠立,徐照学. 2009
[12]贵州草业问题与牧草种子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 莫本田,唐成斌,罗天琼,吴佳海,赵明坤. 2006
[13]论空间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张建. 2006
[14]规模农场低碳循环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 刘红江,郑建初,沈明星,陈留根. 2015
[15]高脂肪、高蛋白大豆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项目在黑龙江、吉林两省顺利实施. 刘忠堂. 2003
[16]滕州市露地越冬采种甜菜优质丰产综合技术. 高华援,宁艳东,迟庆国,鄂成林,李丹,李学爱. 2004
[17]上海地区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技术体系的初步构建. 陈海荣,吕波,顾晓君,罗利军,李荧,王加红,刘丽娟,堵苑苑,梁小花,陈榕华,韦祝山,刘平. 2009
[18]甘蓝新品种瑞甘17选育与产业化应用前景及高效栽培技术. 秦文斌,张振超,山溪,戴忠良. 2018
[19]番茄黄化突变体叶片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优化. 李景富,徐磊,张贺,许向阳,赵越,齐风坤. 2014
[20]喀西茄AFLP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池小妹,庄勇.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遮阴处理对玉米子粒败育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常晓;王小博;刘柏林;杨兆生;李健
关键词:玉米(Zea mays L.);遮阴;子粒败育;产量
-
川西高原糯性青稞新品种-康青糯2号
作者:詹瑞玲;谢世刚;李健;江谧;张英;杨开俊;涂洋;朱华忠;刘军;吴定强;刘廷辉
关键词:
-
河南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分布现状及其变化原因分析
作者:高兴祥;孔媛;张耀中;李美;李健;金岩;张国福;刘帅帅;刘明平;曾艳;柏连阳
关键词:河南省;杂草群落;冬小麦田;群落演替
-
小麦GPAT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师毅君;王康君;郭明明;张广旭;谭一罗;李晓峰;何茂盛;徐大勇;樊继伟
关键词:小麦;GPAT基因家族;生物信息;表达模式分析
-
太子参皂苷对卵清白蛋白免疫小鼠肠道应答的影响
作者:陈颖清;曾丽;赵佳梅;杜蓥蓥;曾靖棋;周梦圆;秦凤远;江珊;李健;潘慧青;马玉芳
关键词:太子参皂苷;卵清白蛋白;佐剂;肠道免疫应答
-
小麦鸟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作者:张云峰;杨彪;李嘉杰;李健;高月蔚;夏先全
关键词:鸟害;病虫草害防治;试验品种;洪雅县;防治方法;水肥管理;预防措施;预防和控制
-
玉米矮化突变体d309的基因定位与遗传分析
作者:张恩会;李健;王逸茹;王小东;马朋涛;郑军
关键词:玉米株高;矮化突变体;图位克隆;赤霉素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