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GE双标图划分长江流域棉花纤维品质生态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乃银

作者: 许乃银;李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GGE双标图;棉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长江流域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4 年 40 卷 05 期

页码: 891-8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长江流域棉区棉纤维品质区域特征明显,合理划分纤维品质生态区有助于提高原棉品质和配棉效率。本研究采用GGE双标图的"环境-性状"功能图分析2000—2012年期间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环境与纤维品质性状的互作模式,提出长江流域棉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方案。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棉区可划分为"中等品质生态区"、"高长度与比强度生态区"和"低马克隆值生态区"。其中,长江流域中等纤维品质生态区涵盖湖北省江汉平原和鄂东南岗地棉区、河南省与湖北省交界的南襄盆地棉区、湖南省环洞庭湖东部和西部棉区、江西省环鄱阳湖棉区、安徽省沿江与江淮棉区、江苏省宁镇丘陵与沿江棉区和浙江省沿海棉区,纤维品质较好,代表了长江流域的总体水平;高长度与比强度生态区位于湖南省环洞庭湖北部滨湖沃土棉区,纤维长度和比强度优良,而马克隆值偏高;低马克隆值生态区涵盖长江流域最西边海拔较高的棉花熟期早长势较弱的四川丘陵棉区和最东边土壤含盐度较高且棉花长势较弱的江苏沿海棉区,纤维马克隆值达到B级水平,为长江流域马克隆值最好的区域,但纤维比强度水平一般。本研究充分展示了GGE双标图的"环境-性状"功能图在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方面的应用效果,可为长江流域棉花区域化种植和纺织企业合理用棉提供决策支持,也为其他棉区和作物生态区划分研究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利用GGE双标图划分我国棉花纤维品质生态区. 许乃银,金石桥,李健. 2017

[2]基于GGE双标图的长江流域国审棉花品种分类特征评价. 许乃银,李健. 2014

[3]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区域试验审定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演变分析(英文). 许乃银,李健. 2014

[4]棉花区试中品种多性状选择的理想试验环境鉴别. 许乃银,李健. 2014

[5]基于GGE双标图和纤维长度选择的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环境评价. 许乃银,张国伟,李健,周治国. 2013

[6]基于GGE分析的西北内陆棉区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 唐淑荣,许乃银,杨伟华,魏守军,周治国. 2016

[7]利用GGE双标图和综合选择指数划分棉花品种生态区. 许乃银,李健. 2014

[8]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国审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分析. 许乃银,李健. 2014

[9]基于GGE双标图和马克隆值选择的棉花区域试验环境评价. 许乃银,李健,张国伟,周治国. 2013

[10]我国主产棉区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区域分布特征. 许乃银,李健. 2016

[11]黄河流域棉区纤维品质区域分布特征与生态区划研究. 唐淑荣,唐淑荣,王延琴,付小琼,韦京艳,杨伟华,魏守军,周治国. 2017

[12]GGE双标图法评价辽棉50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 吴晓东,李海燕,王天硕,王晓磊,李越,赵丹,王子胜. 2024

[13]基于GGE双标图和比强度选择的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 许乃银,张国伟,李健,周治国. 2012

[14]GGE双标图在陆地棉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分析中的应用——以长江流域棉区国审棉花新品种‘鄂杂棉30’为例. 许乃银,荣义华,李健,付永红,梅汉成. 2017

[15]基于GGE双标图与纤维长度选择的棉花品种生态区探索与划分. 金石桥,许乃银. 2013

[16]四川不同生态区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模式研究. 蓝泰源,方文,江世华,吴素芬. 1991

[17]中国西北干旱草地生态区划分及宜栽牧草. 常根柱. 2007

[18]利用马克隆值差异显著的BILs鉴定棉纤维品质相关基因. 吴嫚,吴嫚,李龙云,裴文锋,Zhang Jinfa,于霁雯. 2020

[19]灰色关联分析在研究棉纤维品质与成纱质量关系中的应用. 陈国平. 1989

[20]棉纤维品质与成纱品质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 陈国平.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