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伶俐
作者: 赵伶俐;葛红;范崇辉;印芳;李秋香;周玉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蝴蝶兰;光照强度;组织培养;褐化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06 年 2006 卷 04 期
页码: 160-1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培养下,蝴蝶兰初代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内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含量以及褐化百分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00Lx和3000Lx光强培养可降低褐化率,2000Lx光强培养的外植体褐化严重且PPO活性高于其他两处理,差异显著;三处理间总酚含量差异不显著。二者相关性分析表明,PPO活性与外植体中总酚含量呈中等相关。
分类号: S682.31
- 相关文献
[1]蝴蝶兰组织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 刘真华,葛红,郭绍霞,刘洪涛,曹灿景,周玉杰,李秋香. 2005
[2]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减轻外殖体褐化的方法研究. 尤海波,司亮. 2009
[3]蝴蝶兰防褐化技术探讨. 姚丽娟,林绍生,徐晓薇,游聚斌,陈中林. 2004
[4]黑暗预处理对蝴蝶兰组培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赵伶俐,范崇辉,葛红. 2006
[5]蝴蝶兰叶片诱导类原球茎初探. 张玉,李艳敏,张和臣,王利民,王慧娟,张鸽香. 2012
[6]蝴蝶兰组培中pH和温度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赵伶俐,葛红,范崇辉,印芳,李秋香,周玉杰. 2006
[7]四数九里香组织培养(简报). 高营营,韩晓华,张露,黄天琨,林贵美. 2015
[8]草莓茎尖组织培养防褐化及玻璃化研究. 付崇毅,姜伟,王建国,杜金伟. 2016
[9]非洲菊叶外植体组培中影响褐化因素及机理初探. 夏小环,王静,尹梅,陈志伟,陈善娜. 2006
[10]草莓茎尖组织培养防褐化技术优化研究. 付崇毅,姜伟,郝利清,王建国,杜金伟. 2016
[11]影响芸苔属植物(Brassica)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的因素. 杜建中,王景雪,孙毅,陈国娥,赵志国. 2004
[12]减少秋石斛在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研究. 陈亚鸿,洪磊,陈雄庭. 2009
[13]小麦细胞工程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 叶兴国,林志珊,杜丽璞,徐惠君,殷桂香,王美蛟,陶丽莉,张悦,魏亦勤,任贤,韩晓峰,孙伟珊,马员春,徐琼芳,辛志勇. 2009
[14]三种试剂对东方杉(Taxodiummucronatum×Cryptomeriafortunei)愈伤组织抑制褐变的影响. 周音,张建军,张智奇,顾佳清,沈烈英,竺唯杰,潘士华,叶增基,王军,唐雪元,沈根华. 2005
[15]牡丹组织培养若干影响因子研究. 殷丽青,王新其,胡永红,刘炤,李秀芬,张建军. 2012
[16]外植体取材时期对地涌金莲组织培养褐化的影响. 尹桂芳,孙玲,马继琼,孙道旺,杨奕,王玲,罗红梅,蒋晓云,陈燕萍. 2015
[17]自由人槭‘秋焰’(Acer×freemanii‘Autumn Blaze’)组培的褐变控制研究. 招雪晴,苑兆和,徐榕,尹燕雷,冯立娟. 2010
[18]籼稻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体系优化及愈伤组织褐化原因剖析. 肖开转,王进兰,郑燕梅,蔡秋华,张建福,谢华安. 2016
[19]茶树组织培养常见问题研究进展. 李解,唐敏,翟秀明,侯渝嘉. 2020
[20]兰花组织培养的褐化现象及控制研究进展. 易春,李青峰,曾斌,文帅.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种微酸性次氯酸消毒剂的毒理学评价
作者:黄燕;李秋香;赵权;黄士新;宋洪友;顾欣;陈兆国
关键词:微酸性次氯酸;消毒剂;毒性试验;安全性
-
盐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结构的影响
作者:周玉杰;贺治洲;胡伟;林秋云;林越辉;龙开意;谢振宇
关键词:水稻;盐胁迫;根际土壤;细菌群落;16S rRNA
-
兜兰属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
作者:陈兴雨;王立;葛红;赵鑫;寇亚平;赵月;杨树华;贾瑞冬
关键词:兜兰属;DUS测试;指南研制;性状
-
油用玫瑰研究进展
作者:张磊;寇亚平;段铭奥;王晓飞;贾瑞冬;赵鑫;李秋香;葛红;杨树华
关键词:油用玫瑰;玫瑰精油;提取技术;化学成分;功能活性
-
多花指甲兰开花特性与繁育系统研究
作者:郑棚汭;董春燕;陈之光;徐言;葛红;杨树华;赵鑫;寇亚平;朱晋宇;贾瑞冬;武荣花
关键词:多花指甲兰;开花进程;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杂交指数
-
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st1的表型特征与遗传分析
作者:林秋云;王克喜;胡伟;贺治洲;谢振宇;周玉杰;龙开意;林越辉
关键词: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st1;表型特征;遗传分析
-
网纱袋在高纤维植物总RNA提取中的应用
作者:于晓云;王晶晶;宋相尚;葛红;贾瑞冬;赵鑫;杨树华;寇亚平
关键词:高纤维组织;总RNA提取;网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