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甘薯品种介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崇良

作者: 杨崇良;尚佑芬;路兴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脱毒技术;脱毒甘薯;主要品种;地下部;光合作用;脱毒薯;抗根腐病;应用研究;计划委员会;地上部

期刊名称: 农业知识

ISSN: 1000-8241

年卷期: 1996 年 011 期

页码: 25-26

摘要: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1991年承担的省计划委员会八五攻关项目甘薯脱毒技术及应用研究,于1995年10月通过验收,12月通过省级鉴定,该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脱毒甘薯地上部营养生长旺盛,缓苗快,分枝多,光合作用增强;地下部发根快,结薯早,薯块膨大期长,抗病性增强,商品率提高,出干率增加,产量一般提高20%~60%,某些品种成倍增产,已在省内外推广种植118万余亩.本所已培育出14个脱毒甘薯品种(系),现将主要品种的特性介绍如下.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脱毒甘薯速繁应用技术规程. 杨崇良,尚佑芬,赵玖华. 1996

[2]脱毒甘薯研究成果喜人. 张正,丁汉风. 1995

[3]花生化控新产品-三烯. 林澄菲. 1999

[4]水分胁迫子下小麦地上和地下部的反应及其抗旱性研究. 王环,胡荣海,昌小平. 1996

[5]镉、铅和铬胁迫在甘蔗伸长期的积累特征. 刀静梅,王思媱,邓军,高欣欣,李复琴,张跃彬,马娟,樊仙,李如丹,杨绍林. 2019

[6]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对盐胁迫的反应. 刘光栋,董晓霞,林杉. 2000

[7]马铃薯掰芽高倍繁殖方法的研究. 牛爱国,石杰,史广胜. 1990

[8]甘薯主要优良品种介绍. 卜德强. 2001

[9]中国苜蓿国家审定品种的生产性能及持久性分析评价. 于林清,田青松,徐柱. 2003

[10]旱地豌豆新品系8750.5选育报告. 寇思荣,王梅春,余峡林,王思慧. 1999

[11]兼抗根腐病、纹枯病的转ERF基因小麦的创制与鉴定. 张增艳,董娜,刘欣,路妍,杜丽璞,徐惠君,辛志勇. 2009

[12]营养液成分对雾培脱毒微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王素梅,王培伦,王秀峰,魏珉,马伟清. 2003

[13]黑龙江省马铃薯脱毒种薯应用现状分析与展望. 李成军. 2010

[14]甘薯试管苗及其种薯产量比较试验.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 2013

[15]云南临沧脱毒马铃薯品种产量比较试验. 王立贵,李云海. 2001

[16]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技术研究. 刘卫平,孙继英,李玉华,崔佳嵋. 2002

[17]19份芜菁种质资源地下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韩睿,赵孟良,孙世英,田丰,任延靖. 2020

[18]假高粱地下部分化感作用研究. 黄红娟,孟庆会,魏守辉,张朝贤. 2009

[19]新型杀虫剂40%富力特一号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 崔必波,吉荣龙,王志珍,王建洋,钱泽岭,严克华. 1996

[20]甘蓝SNP标记开发及主要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构建. 李志远,于海龙,方智远,杨丽梅,刘玉梅,庄木,吕红豪,张扬勇.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