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主要害虫名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虹伶
作者: 刘虹伶;陈松;陈庆东;易春燕;张翠翠;刘月悦;刘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草莓;害虫;名录;多样性
期刊名称: 四川农业科技
ISSN: 1004-1028
年卷期: 2022 年 009 期
页码: 50-54
摘要: 草莓是一类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受各种害虫影响.对害虫发生情况进行调研,对害虫进行名录编制和学名厘定,是科学合理进行害虫防治的前提.本文基于广泛的文献调研,采用国内外多个数据库进行交叉核对,编制了我国主要草莓害虫名录,明确了各害虫的最新拉丁学名和最新分类学地位,分析了各害虫类群的生物多样性,以期为准确防治害虫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我国草莓害虫在种类上最多的类群是鳞翅目害虫,其中夜蛾科害虫最多.
分类号: S436.68
- 相关文献
[1]贵州地道中药材艾纳香害虫名录初报. 孙立军,杨茂发,熊继文,曾令祥. 2005
[2]广西浦北红椎昆虫种类调查研究. 贤振华,郑霞林,韦继光. 2016
[3]青海高原干旱地区藜麦害虫与天敌名录及5种害虫记述. 李秋荣,李富刚,魏有海,朱海霞,来有鹏,侯璐,郭青云. 2019
[4]广西茉莉花害虫及其天敌名录. 周至宏,韦德卫,曾涛,陈文创,黄法就,周尚劲. 2004
[5]海南岛荔枝、龙眼害虫种类名录. 赵冬香,高景林,卢芙萍,王爱萍. 2010
[6]中国椰子害虫调查. 覃伟权,吕朝军,李朝绪,黄山春,彭正强. 2010
[7]几种生物农药对草莓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试验. 霍恒志,糜林,李金凤,万春雁,陈雪平,陈宏州. 2012
[8]间种牧草对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群落动态的影响. 师光禄,刘素琪,赵莉蔺,苗振旺,曹挥,李登科. 2006
[9]四种防治措施下韭菜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徐衡,李丽莉,周仙红,张思聪,卢增斌,庄乾营,于毅,董松,门兴元. 2017
[10]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 周洪旭,万方浩,韩召军. 2007
[11]密闭与间伐荔枝园害虫群落多样性及时空动态分析. 徐海明,全林发,陈炳旭,董易之. 2019
[12]不同品种茶园害虫及天敌群落多样性研究. 彭萍,王晓庆,李品武,雷蕾,王之劲,林强,黄尚俊. 2011
[13]草莓根围拮抗细菌的多样性分析及其田间应用. 杨敬辉,朱桂梅,陈宏州,潘以楼,吴琴燕. 2009
[14]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技术研究(四)——基于DUS测试的草莓新品种形态性状评价. 邓姗,黄志城,李寿国,褚云霞,顾晓君,顾可飞,陈海荣. 2014
[15]不同熏蒸剂对草莓连作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杨馥霞,汤玲,贺欢,唐小刚,王卫成. 2023
[16]浙江主栽草莓品种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肖芳,苗立祥,张豫超,沈岚,蒋桂华. 2023
[17]全国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和全国牧草饲料作物品种资源名录审定会议. 温兰香. 1984
[18]辽宁柞树害虫名录之鞘翅目篇. 郭天凯. 2010
[19]福建省巨须螨名录(蜱螨亚纲:巨须螨科). 林坚贞,张艳璇,季洁,康玉妹. 2003
[20]湖南省茶树害虫名录. 张觉晚,肖能文,袁通政,邓欣.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平和明日见杂柑在南充市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作者:周立;陈品文;蒲成伟;何发;杜晓秋;张绩;周上铃;刘旭;杨贵川;黎德富;明星
关键词:南充市;甘平;明日见;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
草地贪夜蛾与黏虫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
作者:易春燕;刘旭;王燕平;刘昌华;刘虹伶;吕玉梅;文维书;雷贤富;张翠翠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黏虫;玉米叶;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丰度
-
花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朱建义;胡容平;徐湘婷;范中菡;陈松;陈庆华
关键词: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
播期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作者:冯向前;徐建强;沈足金;王丹英;徐春梅;陈松;章秀福;肖玉苹
关键词:播期;优质稻;产量;米质;气候因子
-
柏木低效林林窗自然更新状态与人工更新状态植物多样性对比研究-以川中丘陵区为例
作者:潘业田;陈玥;吴茜;刘朔;张翠翠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林窗;柏木低效林;植物多样性
-
家蚕1~2龄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在保山市农村的应用试验
作者:陈云明;段中伟;杨旭;罗王周;陈松;杨海;刘建波;蒋碧婷;范国明;杨丽莎;番成砖;王永生;朱水芬;江亚;杨玉波;李春林
关键词:小蚕共育;人工饲料共育技术;饲料育;桑叶育;饲养对比试验
-
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刘志勇;张怀志;白斌;李俊;黄林;徐智斌;陈永兴;刘旭;曹廷杰;李淼淼;陆平;吴秋红;董玲丽;韩玉林;殷贵鸿;胡卫国;王西成;赵虹;闫素红;杨兆生;畅志坚;王涛;杨武云;刘登才;李洪杰;杜久元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兴衰循环;持久抗性;基因聚合;种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