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和密度对双油8号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书法

作者: 张书法;朱家成;王建平;张书芬;曹金华;文雁成;隋天显;何俊平;赵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菜;双油8号;播期;高产栽培;群体密度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1308-13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研究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双油8号的适播期、迟播临界期和获得高产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建立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置双油8号不同播期和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研究其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间的油菜生育期差别较大,播期越早生育期越长,9月15日播种的生育期达到243.8 d,比10月1、15日播种的生育期分别长20.8、27.8d;在同一播期内,种植密度越小,成熟期越晚;种植密度增大,成熟期提早。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单株角果数的影响较大。[结论]在豫南地区双油8号的适播期在9月15日~10月15日,适播期内产量均以45万株/hm2最高;在晚播情况下,产量均较低,但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产量增加,以种植密度75万株/hm2产量最高,因此晚播情况下应加大种植密度,以密补迟。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群体密度对优质高产油菜杂交种杂双2号产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 隋天显,张书芬,朱家成,曹金华,王建平,文雁成,冯顺山. 2010

[2]不同播期对越冬结球甘蓝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潘跃平,毛忠良,孙春青,陈智超. 2017

[3]早熟抗虫棉中棉所50在丘陵旱地棉区一种多用高产栽培技术. 黄双领,张小伟,翟红红,于霁雯,张金发,张红卫,李兴丽. 2008

[4]小豆新品种‘苏红3号’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张红梅,陈华涛,袁星星,刘晓庆,崔晓艳,陈新,顾和平. 2015

[5]油研7号高产栽培的性状表现及与产量相关性. 朱文秀,赵继献,王华. 2001

[6]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性状的主要因子及其相关分析. 赵继献. 2001

[7]苏油4号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许才康,孙华,陈培锋,张建栋. 2010

[8]南丹县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初探. 刘永贤,李荣兴,莫峰. 2012

[9]密度及施氮,钾量对甘蓝型杂交油菜成熟期要冠比的影响. 赵继献,朱文秀. 1998

[10]安顺市油菜品种高产栽培比较试验. 李朝晖,唐容. 2024

[11]油菜宁杂21号与西兰花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刘翠莲,刘维红,刘雪基,史晓利,蔡建华,浦惠明. 2012

[12]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双油8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 2009

[13]不同生态区大面积单产150kg/667m~2技术特性分析. 张瑞茂,侯国佐,王华,程尚明,赵继献. 2000

[14]播期和苗龄对简易育苗移栽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熊洁,丁戈,戴熙燕,陈伦林,李书宇,邹晓芬,邹小云,宋来强. 2016

[15]不同播期和氮肥用量对油菜新品系159GP10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亚贞,肖国滨,叶川,郑伟,刘小三,黄天宝,肖小军,吴艳,谭启华,王瑞平. 2017

[16]播期对川中丘陵区油菜倒伏性状的影响. 陈红琳,郭娟,王昌桃,刘定辉. 2019

[17]播期对双季稻区油菜熟期、产量及抗性的影响. 邹晓芬,张建模. 2011

[18]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在日喀则地区的播期试验研究. 赵彩霞,袁玉婷. 2018

[19]播期与密度对油蔬两用型油菜中油杂19产量的影响. 肖小军,肖国滨,郑伟,熊文,韩德鹏,李亚贞,黄天宝,刘小三,曹九龙,吕伟生. 2023

[20]播期和播量对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任永源,丁厚栋,林宝刚,张尧锋,余华胜,张冬青,吴河元.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