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丹的生态习性及高效繁殖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卫文
作者: 李卫文;程文军;赵伟;王爱听;董玲;张雨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凤丹;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7 年 22 期
页码: 65-66+68
摘要: 简要介绍凤丹的生态习性和繁殖方法,从选地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及初加工、根部采挖及初加工等方面总结了凤丹栽培技术,以期为凤丹的栽培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67.239
- 相关文献
[1]胜红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林忠宁,陈敏健,韩海东. 2007
[2]铁苋菜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林忠宁,陈敏健,刘明香. 2012
[3]金丝皇菊生态习性及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唐桂梅,黄国林,赵凡,张力,符红叶,肖晓玲,刘洋,李卫东. 2024
[4]野生饲用葛藤繁殖技术. 陈培燕,杨义成. 2014
[5]不同类型睡莲的特点及栽培技术. 余翠薇,陈煜初,余东北,何圣米. 2016
[6]太原市玉簪属植物的栽培与应用. 段锦兰,付宝春,康红梅,庞丽琴. 2011
[7]辽宁地区须苞石竹栽培技术及园林应用. 刘昕炎,乔芳,杨佳明,张晓菲,商旭文,柴生樾,郎立新. 2024
[8]贵州油用牡丹"凤丹"的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付文苑,马超,杨丽娟. 2020
[9]土壤含水量对凤丹幼苗根颈加粗和生理特性影响. 张琪,张秀新,徐迎春,张盈,赵玉昆. 2008
[10]两种主要油用牡丹光合特性及其微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张衷华,唐中华,杨逢建,王化,张军. 2014
[11]薄壳山核桃林下套种凤丹栽培技术要点. 潘明华,吴炜,王艳,李雪莹,卢碧芸,高越. 2020
[12]我国青藏高原蝙蝠蛾昆虫生态习性研究. 朱斗锡,何荣华,王洋,代安国,熊卫萍. 2008
[13]我国青藏高原蝙蝠蛾昆虫生态习性研究. 朱斗锡,何荣华,王洋,代安国,熊卫萍. 2007
[14]郁金香下延球与根系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 戴忠良,肖笃志,程争鸣. 2015
[15]铃木氏果蝇研究进展. 林清彩,王圣印,周成刚,于毅. 2013
[16]八角金盘栽培管理技术. 年奎. 2010
[17]用放射性磷(P~(32))标记粘虫[Pseudaletiasiparata(Haw.)Hawalker]. . 1959
[18]云南省德钦县野生羊肚菌资源初探. 李树红,柴红梅,钟明惠,赵永昌. 2006
[19]史氏鲟的生态习性及其保护性利用. 李娟,王志勇,苑德顺,滕瑜. 2013
[20]青藏高原特有种黄绿卷毛菇的地理分布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 谢占玲,赵联正,李椰,雷洁琼,张凤梅.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玉米收获机秸秆粉碎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作者:张鑫;赵伟;叶彤;兰海涛;聂美玲;常建国;刘兴博;杨金砖;李志博
关键词:鲜食玉米;收获机;秸秆粉碎装置;离散元;秸秆含水率
-
鲜食玉米收获机果穗箱盖设计
作者:赵伟;张鑫;叶彤;兰海涛;聂美玲;常建国;刘兴博;杨金砖;李志博
关键词:鲜食玉米;果穗箱盖;变形能;四杆机构;损伤
-
鲜食玉米收获机果穗箱减损导流装置设计与试验
作者:张鑫;赵伟;聂美玲;李志博;刘兴博;兰海涛;常建国;杨金砖;叶彤
关键词:鲜食玉米;收获机;果穗箱;减损导流装置
-
噻呋酰胺和种菌唑复配对大豆白绢病和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迟元凯;任琛荣;叶梦迪;刘菲;曹舜;戚仁德;王惠卿;赵伟
关键词:噻呋酰胺;种菌唑;大豆白绢病;立枯病;增效作用
-
苦荞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作者:董玲;张凤菊;籍子涵;李家漫;赵驰;李琦;阿木布哈;黄巧莲;李治华
关键词:苦荞;黄酮;提取;绿色溶剂;天然低共熔溶剂;活性成分
-
基于UPLC-QTOF-MS解析苦荞黄酮组成及药理学网络分析
作者:董玲;张凤菊;赵驰;杨文渊;韩梅;黄巧莲;阿木布哈;李治华
关键词:苦荞;黄酮;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芦丁
-
节粮减损背景下国内鲜食玉米低损收获现状及路径探究
作者:李志博;叶彤;聂美玲;兰海涛;赵伟;张鑫
关键词:鲜食玉米;收获机械;低损收获;果穗损失;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