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对还田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土壤肥力与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荣
作者: 李荣;勉有明;侯贤清;李培富;王西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施氮;秸秆腐解;养分释放;土壤肥力;玉米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3 年 007 期
页码: 2012-20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2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为了解析宁夏扬黄灌区连续施氮对第3年还田后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土壤肥力特征与玉米产量的影响,采用尼龙网袋法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连续施用不同纯氮量(0、150、300和450 kg hm–2)对第3年还田后秸秆腐解、养分释放和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在玉米播后50~170d促进秸秆腐解,以施氮300kghm–2处理最为显著,平均秸秆累积腐解率与腐解速率分别较不施氮肥(对照)处理提高25.6%和20.3%;施氮可促进秸秆养分释放,其各养分元素释放率均表现为钾>碳>氮>磷,且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以施氮300 kg hm–2处理效果最佳。施氮可使0~40 cm层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以施氮300~450kghm–2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施氮可提高玉米播后20d土壤温度和播后80~170d土壤贮水量,均以施氮300 kg hm–2处理效果最佳。施氮可改善0~40 cm层土壤肥力,以施氮300 kg hm–2处理对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效果最佳。施氮300kghm–2处理能通过影响产量构成来提高玉米产量,较对照增产63.7%。综合分析认为,施氮300 kg hm–2可显著改善土壤肥力特征,促进还田秸秆的腐解和养分元素的释放,从而有利于宁夏扬黄灌区土壤培肥和玉米产量的提高。
分类号: S513%S158
- 相关文献
[1]耐低温复合菌剂HT20对冀东稻区秸秆腐解及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孙建平,赵子婧,戴相林,路垚,何宗均,刘雅辉. 2022
[2]田间条件下不同促腐菌对水稻秸秆腐解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姚云柯,周卫,孙建光,梁国庆,刘光荣,孙刚,袁福生. 2020
[3]土壤水分对玉米秸秆还田腐解率、土壤肥力及小麦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张素瑜,杨习文,李向东,杨明达,王和洲,贺德先. 2019
[4]油菜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应及对后作水稻产量的影响. 周永进,吴文革,许有尊,陈刚,徐汝民,张丽娟. 2015
[5]长期施氮、磷、钾化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恩科,赵秉强,胡昌浩,李秀英,李燕婷. 2007
[6]碳氮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秸秆腐解、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黄涛,仇少君,杜娟,史振侠,巨晓棠. 2013
[7]秸秆腐解对不同氮肥水平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徐欣,王晓军,谢洪宝,周珂,张锦源,陈一民,高洪生,焦晓光. 2018
[8]高粱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的红外光谱研究. 刘佳琪,郭珺,武爱莲,董二伟,王劲松,王立革,焦晓燕. 2019
[9]高梁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的红外光谱研究. 刘佳琪,郭珺,武爱莲,董二伟,王劲松,王立革,焦晓燕. 2019
[10]养猪发酵床秸秆垫料的腐解特征. 郭德杰,徐丽萍,陈伟,马艳,张志勇,严少华,罗佳. 2021
[11]不同耕作方式对瘠薄型黑土区土壤结构的影响. 张久明,迟凤琴,宿庆瑞,匡恩俊,金梁,蔡姗姗. 2013
[12]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的产量与环境效应及其调控. 王德建,常志州,王灿,张刚,张斯梅. 2015
[13]水稻秸秆秋季水耙浆还田对土壤及水稻性状的影响. 赫兵,李超,严永峰,刘月月,赫靖淇,于天华,王帅,陈殿元,严光彬. 2023
[14]紫色土丘陵区秸秆还田的腐解特征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陈尚洪,朱钟麟,吴婕,刘定辉,王昌全. 2006
[15]施氮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的影响. 孙铁军,李艳梅,韩建国. 2006
[16]藏北高寒草甸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对增温与施氮的响应. 宗宁,柴曦,石培礼,蒋婧,牛犇,张宪洲,何永涛. 2016
[17]苜蓿和草木樨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 宿庆瑞,曹卫东,迟凤琴,于凤芝,王晓军,张久明,匡恩俊,张媛媛. 2010
[18]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祥玉,张敏敏,翟丙年,李生秀. 2010
[19]毛乌素沙地臭柏、油蒿细根分解过程中养分与能量的变化. 秦艳,胡永宁,王林和,那日苏,张国盛. 2010
[20]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啤用大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金汕,董庆国,方伏荣,王仙,王钊英,郑伟,胡艳红,赵风兰,张建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灰色系统理论在宁南旱作区冬小麦育种筛选中的应用
作者:勉有明;杨琳;邵千顺
关键词:冬小麦;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产量性状
-
花椰菜花球中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RT-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作者:张冠;杨迎霞;陆国清;陈锐;王倩;王梦梦;李荣;姚星伟
关键词:花椰菜;花青素;内参基因;RT-qPCR
-
不同厚度PE地膜覆盖春花生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张相松;房晓燕;于天一;李荣;吴夫坤;姜峰;王献杰
关键词:标准地膜;残膜回收率;下针;春花生
-
广西2011-2021年审定玉米品种特点分析及对今后育种的启示
作者:粟月萍;王兵伟;时成俏;李荣;马婷婷;韦昌联
关键词:玉米;品种;育种;审定
-
基于VSURF-CA的小麦条锈病高光谱病情指数估测模型
作者:梅广源;李荣;梅新;陈日强;樊意广;程金鹏;冯子恒;陶婷;赵倩;赵培钦;杨小冬
关键词:高光谱估测模型;小麦条锈病;病情指数;VSURF;特征选择
-
陇南高寒干旱区藜麦引种试验初报
作者:张梅;乔旭;张惠;孙连虎;李荣;杨发荣
关键词:藜麦;新品种(系);引种比较试验;高寒干旱区
-
中红外及近红外光谱在小杂粮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冯海智;李龙;王冬;张凯;冯淼;宋海江;李荣;韩平
关键词:小杂粮;中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品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