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毒gB蛋白间接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向国庆

作者: 向国庆;宋帅;温肖会;吕殿红;陈玉婷;连聪;贾春玲;顾有方;罗胜军

作者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广东省畜禽疫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兽用药物与诊断技术广东科学观测实验站;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动物营养调控与健康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重组gB蛋白;化学发光;抗体;免疫分析;标准曲线;ROC曲线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4 年 40 卷 036 期

页码: 156-16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gB蛋白间接CLIA抗体检测方法,以期为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的防控和规模化猪群疫苗免疫水平评估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将羧基磁珠与重组gB蛋白进行偶联反应形成免疫磁珠,利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对各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选用6种不同浓度的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阴阳性判定标准;初步完成方法建立后分别对其特异性、敏感度、重复性、符合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磁珠偶联最佳pH 6.0,蛋白偶联最佳浓度为40μg/mL,10%BSA为最优封闭剂,酶标抗体最佳稀释度为1:20000,血清反应时间为5 min,酶标抗体反应时间为10 min,预激发液反应时间为5 min,最终绘制出一条R2=0.9987的标准曲线,同时将判定标准定为:≥16.78 U为阳性,<16.78 U则为阴性。方法学评估中与7种猪类病原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敏感度略高于商业化试剂盒,批内批间系数均小于10%,与商业化ELISA试剂盒比对总符合率为98.9%。本研究建立的猪伪狂犬病毒g B蛋白间接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可用于PR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免疫水平评估,为后续试剂盒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S852.651

  • 相关文献

[1]农药残留免疫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黎其万,潘灿平. 2004

[2]小分子半抗原抗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晁博,薛飞群. 2006

[3]黄曲霉毒素B_1的免疫检测 Ⅱ.抗体的产生及应用. 陈福生,罗信昌,周启,李根久. 1999

[4]长角血蜱Septin-3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分析. 车丽妍,王彦龙,张振杰,刘光远,关贵全,殷宏,任巧云,赵爱云,王国辉,张文霞,罗金,齐萌. 2024

[5]增敏型酶联免疫吸附法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幸,刘蓓蓓,翟荣启,刘广洋,陈鸽,徐东辉. 2025

[6]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2348例儿童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 简贵香,黄延风. 2020

[7]鱼类产卵行为与生态水文指标响应关系研究. 班学君,樊博,刘瀚,俞立雄,林俊强,夏继红,张迪. 2024

[8]4种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试剂盒的质量评估. 史茜,徐新峰,陈瑞花,王科珂,卢曾军,季新成,张富春. 2018

[9]细粒棘球蚴感染绵羊血清miRNA差异表达及诊断价值评价. 吴易璇,郭小腊,陈轶霞. 2024

[10]基于GIS的有害生物分布预测系统研究开发. 陈林,赵惠燕,程登发. 2009

[1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在动物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王隆柏,王晨燕,张丹青,吴学敏,车勇良,陈如敬,陈秋勇,周伦江. 2017

[12]一种实用的基于化学发光和磁性纳米颗粒的E.coli O157:H7免疫鉴定方法. 李智洋,何磊,何农跃,史智扬,汪华,李松,刘洪娜,戴亚斌. 2010

[13]鸭黄病毒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郑小龙,赵明,王群,孙涛,岳志芹. 2015

[14]化学发光技术在人兽共患病诊断中的应用. 刘泽众,李扬帆,常惠芸. 2016

[15]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大豆异黄酮. 杨丹,苍晶,郝再彬,邱丽娟. 2006

[16]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测定食品中的亚硫酸盐. 王建清,徐丽红,张玉,王伟,胡祺. 2014

[17]猪瘟病毒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麻园,石正旺,罗俊聪,杨波,王丽娟,万颖,宋锐,曹丽艳,周改静,田宏,郑海学,陈轶霞. 2021

[18]化学发光法测定烟叶中的总氮. 徐宸,孙家利,张凤侠,王卫武,祖朝龙,时向东. 2010

[19]利用不同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相对基因表达差异. 余舜武,刘鸿艳,罗利军. 2007

[20]猪IGF-Ⅰ基因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肖书奇,张嘉保,张树敏,赵志辉,刘保国,李爽,戴立胜,赵中利,高妍,李毅.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