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变异对优质强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雷振生

作者: 雷振生;吴政卿;田云峰;罗鹏;杨会民;刘媛媛;白由路;孙克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品质;气候;土壤;生态环境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5 年 20 卷 03 期

页码: 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同一优质小麦品种在河南省不同地点和土壤条件下种植所产生的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由北向南种植和从西向东种植,主要加工品质指标湿面筋含量和粉质仪稳定时间均有降低的趋势。其中,尤其以湿面筋含量的降低最为规律,分析认为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主要与年降雨量的梯度变化有关,因而年降雨量是影响小麦品质的主要自然生态因子;测定了不同土壤养分含量状态下所生产商品麦的主要品质指标,表明湿面筋含量及稳定时间与土壤中的速效氮(NH4+-N)含量均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因而增加氮肥用量可以改善品质。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提高湿面筋含量并无多大作用,但与面团稳定时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河南省各地土壤的类型,土壤中大、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限制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平衡施肥方案以达到高产优质。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气候和土壤对小米品质的影响. 张艾英,郭二虎,刁现民,范惠萍,李瑜辉,王丽霞,张莉,王瑞,王军,郭红亮,韩芳,程丽萍,吴引生. 2019

[2]论湖南省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素及其对策 Ⅲ.实现超高产栽培的对策. 熊绪让,裴又良. 2005

[3]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牧草适宜度评价. 李向林,D.B.Hannaway,C.Daly. 2009

[4]粮食作物生产系统定量调控理论与技术模式. 赵明,周宝元,马玮,李从锋,丁在松,孙雪芳. 2019

[5]枞阳白茶种植的气候及土壤适应性分析. 胡善国,苏有健,罗毅,吴多兴. 2014

[6]棉花枯萎病的发生影响因子浅析. 刘方志. 2010

[7]宁夏草原蝗虫多样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马志宁,俞鸿千,王颖,朱猛蒙,张蓉,贾彦霞,魏淑花. 2022

[8]玉米超高产中土壤与气候作用的初步研究. 徐航,尹枝瑞,刘志全,王玉贞,张临杰,李维岳. 2000

[9]坦桑尼亚大陆区种植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 魏召新,全海晏,文守云,王骞. 2016

[10]气候变暖对沿海地区小麦生长的影响. 申玉香,陶红,王海洋,杨力,唐义军. 1999

[11]蚯蚓在我国南方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张池,周波,吴家龙,吕美蓉,陈旭飞,袁中友,肖玲,戴军. 2018

[12]木霉的孢子与土壤抑菌作用. 潘玮,穆常青,蒋细良,田云龙,朱昌雄. 2006

[13]蔗叶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生态环境及甘蔗产量的影响. 赵丽萍. 2014

[14]生态环境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张梅,隋新霞,孙治军,张中兰,林芳. 2006

[15]生态环境与施氮量协同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常旭虹,赵广才,王德梅,杨玉双,马少康,李振华,李辉利,贾二红,陈枫. 2014

[16]新疆小麦品质性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王燕凌,张慧,王佩芝,田新玲,活泼,文如镜. 1990

[17]我国小麦大粒种质的研究. 李月华,丁寿康,贾继增,张辉. 1993

[18]基因型和地域分布对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影响的研究. 王绍中,李春喜,罗艳蕊,姜丽娜. 2001

[19]环境对玉米杂交种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 库丽霞,吴连成,刘新香,陈彦惠,赵博,程芳芳,王付娟,孟庆雷. 2006

[20]浅谈影响粳稻品质综合因素. 杨洁.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