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夷扇贝寄生短触手才女虫的形态与组织切片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彬

作者: 唐彬;叶灵通;曹超;杨宝丽;王江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虾夷扇贝;短触手才女虫;形态;组织结构;腺细胞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5 年 11 卷 04 期

页码: 95-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活体观察、组织切片及扫描电镜技术对短触手才女虫(Polydora brevipalpa)的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1)光镜下虫体半透明呈浅褐色,触手边缘具黑色斑带;口前叶前端钝圆,脑后脊延伸至第3体节中部,眼点2对,呈梯型排列;第5刚节刚毛变形膨大成爪状且具侧凸缘,鳃始于第7体节,虫体背部中央及鳃中央血管明显,且血液在快速流动。尾部圆盘状,背部具缺刻,肛口开于中间。2)电镜下虫体触手中央具食物沟,内布满纤毛,触角缺失。自第7体节起,背部鳃之间具横向纤毛带,腹刚毛被双齿巾钩刚毛取代。3)组织切片显示虫体主要由表皮、肌肉层和消化管组成。表皮层富含大量的腺细胞,肌肉层发达出现斜肌,消化管上皮细胞游离面密集而规则排列的绒毛构成的纹状缘十分明显,且每个体节均有1对侧生血管、1对腺袋、以及1对后肾管。由此可知,短触手才女虫凿洞寄生是由其表皮层腺细胞分泌黏液化学腐蚀剂和第5体节变形刚毛机械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类号: S944

  • 相关文献

[1]芝麻蒴果性状研究进展与展望. 师立松,高媛,周瑢,张秀荣,张艳欣. 2020

[2]松浦镜鲤越冬期的形态、组织结构及生化组成变化. 于淼,胡雪松,李池陶,石连玉. 2015

[3]虾夷扇贝的摄食生理研究. 徐东,张继红,王文琪,董美涛,王忠. 2010

[4]虾夷扇贝对牙鲆的粪便、残饵及网箱养殖区沉积物的摄食. 张继红,吴桃,徐东,高亚平,唐望. 2013

[5]两种壳色虾夷扇贝的RAPD分析. 孙秀俊,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 2009

[6]两种壳色虾夷扇贝的同工酶分析. 孙秀俊,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王卫军. 2009

[7]基于遗传连锁图谱筛选虾夷扇贝性别相关AFLP分子标记的方法. 周丽青,杨爱国,刘志鸿,王清印,吴彪,孙秀俊,郑利兵,郑言鑫. 2014

[8]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对铅和镉的生物富集与释放规律. 崔正国,苑旭洲,崔毅,陈碧鹃,李永霞,梁峻,赵学伟. 2015

[9]虾夷扇贝动态能量收支生长模型. 张继红,吴文广,刘毅,蔺凡,王巍,牛亚丽. 2017

[10]急性温度胁迫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 吴彪,杨爱国,孙秀俊,刘志鸿,周丽青,宫一震. 2016

[11]2种壳色虾夷扇贝的形态学指标比较分析. 孙秀俊,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 2008

[12]粪肠球菌累积对虾夷扇贝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李斌,陈碧鹃,齐占会,方建光,廉伟,任仲,王丽丽. 2011

[13]獐子岛海域浮游植物的粒径结构及碳流途径. 蒋增杰,杜美荣,姜绪,梁峻,赵学伟,刘毅,张媛,张晓芳,方建光. 2015

[14]虾夷扇贝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基因组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 吴彪,杨爱国,董迎辉,郑利兵,刘志鸿,周丽青,孙秀俊,郑言鑫. 2015

[15]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子代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于涛,杨爱国,周丽青,吴彪,刘志鸿. 2011

[16]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虾夷扇贝FOXL2的相互作用蛋白. 张阳,张玲玲,李若佼,谢欣冉,李仰平,李婉茹,包振民. 2019

[17]虾夷扇贝内脏源金属硫蛋白的提取工艺优化. 孟春英,李停停,黄丽英,李乐,陈思,许丹,张小军. 2019

[18]性类固醇激素在虾夷扇贝性腺发育周期的分布. 谢欣冉,张玲玲,孙红振,张阳,李婉茹,张美溦,包振民. 2019

[19]温度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徐东,张继红,王文琪,杜美荣,任黎华,王忠. 2010

[20]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子代线粒体COI和Cytb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于涛,吴彪,杨爱国,周丽青,刘志鸿.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