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国外大麦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兰芬
作者: 李兰芬;李绥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国外;大麦;资源;引进;利用
期刊名称: 大麦科学
ISSN: 1004-0296
年卷期: 1997 年 02 期
页码: 11-12
摘要: 大麦种质资源是大麦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大麦新品种选育及大麦生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资源的占有量和对其研究的深度。广泛搜集引进和利用国外大麦种质资源则是拓宽遗传基因类型,加速新品种选育,促进大麦生产发展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我省多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国外大麦资源980份,极大地丰富了我省大麦的遗传基础,并在大麦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类号: S32
- 相关文献
[1]国外马铃薯品种资源的引进与筛选鉴定. 王立春,盛万民,李凤云,牛志敏,田国奎,李庆全,王洪兴. 2008
[2]国际马铃薯中心马铃薯资源引进、评价及利用. 张艳萍,王舰. 2008
[3]贵州引进稻种资源的评价、保存与利用. 朱玉琴,阮仁超,陈惠查,游俊梅,向明. 2007
[4]美国作物品种改良技术在近代中国的引进与利用——以金陵大学农学院、中央大学农学院为中心的研究. 沈志忠. 2004
[5]四川省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引进、评价及利用. . 2005
[6]广西近40年甘蔗种质资源引进及利用. 韦金菊,周会,李海碧,毛莲英,宋修鹏,雷敬超,桂意云,张荣华,李杨瑞,刘昔辉. 2021
[7]国外玉米种质在东北地区的利用与改良. 孙发明,徐艳荣,候宗运,焦仁海,刘兴二. 2009
[8]国外稻种资源在福建的引进、评价与利用. 王金英,江川. 2008
[9]国际马铃薯中心资源材料的引进、评价及利用. . 2005
[10]台湾鲜食红辣椒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黄智文,黄小丹,王恒明,徐小万,李颖. 2013
[11]南斯拉夫玉米种质在新疆的利用研究. 阿布来提·阿不拉,梁晓玲,冯国俊,李铭东. 2005
[12]国外亚麻种质资源的引进、研究和利用. 路颖. 2009
[13]广东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的引进和评价利用. 周汉钦,陈建酉. 2007
[14]俄罗斯和乌克兰饲用高粱的引进及其在黑龙江省的利用. 杨帆,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张睿. 2012
[15]国际半干旱作物研究所花生种质资源在我国南方的育种利用(英文). 李少雄,梁炫强,黎穗临,李一聪,周桂元. 2003
[16]两系杂交中稻两优培九的引进与应用. 游艾青,刘凯,胡刚,袁潜华,周继先,卢兴桂. 2004
[17]INGER在黑龙江省稻区的引进和利用. 辛爱华,丛万彪,宋成艳,王桂玲,吴粉淑. 2006
[18]湿害对大麦形态和产量影响的探讨. 陈晓静,沈会权,陶红,陈和,陈健. 2005
[19]西藏天敌昆虫资源地理分布及评价利用. 王保海,覃荣,王文峰,扎洛,杨雪莲. 2005
[20]蚕蛹资源的综合利用. 吕思行,刘吉平,廖森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龙育395的选育及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作者:范金生;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吴建忠
关键词:玉米;龙育395;选育过程;栽培技术;制种要点
-
寒地早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LY3-6的选育及诱导效果研究
作者: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范金生;李东林;杨国伟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单倍体诱导率
-
黑龙江省玉米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及优异种质资源筛选
作者: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范金生;吴建忠;杨国伟
关键词:玉米;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综合评价;黑龙江省
-
高产早熟玉米新品种龙育893
作者:范金生;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吴建忠
关键词:高产;早熟;玉米;新品种;龙育893
-
高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龙育6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范金生;杨国伟;吴建忠
关键词:玉米;龙育63;机械化粒收;选育;栽培技术
-
高产早熟宜机收玉米新品种 龙育36的选育和栽培及制种技术
作者:范金生;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吴建忠
关键词:玉米;龙育36;选育;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
早熟宜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龙育73的选育
作者:林红;孙德全;李绥艳;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范金生;杨国伟;吴建忠
关键词:早熟;宜机收;龙育73;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