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寒旱区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模式技术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磊
作者: 田磊;张悦忠;孙继颖;梁红伟;周一民;于长生;艾俊国;刘玉龙;吴菲;苑志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东北寒旱区;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模式;土地当量比;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6-1197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3 期
页码: 19-28
摘要: 【目的】探索适宜东北寒旱区生态条件的大豆-玉米间作模式。【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优化前大豆-玉米行比2∶2模式(BO-S2∶M2)、4∶4模式(BO-S4∶M4)、4∶2模式(BO-S4∶M2)、6∶4模式(BO-S6∶M4),优化后大豆-玉米行比2∶2模式(AO-S2∶M2)、4∶4模式(AO-S4∶M4)6种处理,以单作大豆、单作玉米为对照,对各间作模式的生育进程、土地当量比、净效应、补偿效应、选择效应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间作模式下,大豆生育期与单作大豆相比延迟2~3 d;各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与单作相比作物增产13%~36%;AO-S2∶M2模式净效应达到317.04 kg/hm2,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在各间作模式中,AO-S2∶M2模式的补偿效应最大,且显著高于BO-S2∶M2模式(P<0.05);与优化前相比,AO-S2∶M2模式选择效应增加了46.90%。AO-S2∶M2、AO-S4∶M4与单作玉米相比均表现为增收,分别增收38.16、9.33元/hm2;各间作模式与单作大豆相比均表现为增收,增幅为53.39~379.74元/hm2。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各间作模式综合评价,AO-S2∶M2模式综合评分最高(2.11),其次是AO-S4∶M4模式(0.62)。【结论】种植技术优化后的大豆-玉米2∶2、4∶4间作模式优势突出,其中优化后大豆-玉米行比2∶2模式间作优势最大,在东北寒旱区更具推广价值。
分类号: S513%S565.1
- 相关文献
[1]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韦贞伟,陈超,熊先勤,张园,李复炜. 2015
[2]不同带宽行比对湖北西南山区玉米/大豆套作体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金晶,余常兵,庞静,李必钦,吕典. 2021
[3]宽厢宽幅种植模式不同种植规格对果蔗产量及蔗地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向勇,朱文华,刘鹏飞,卢加举. 2011
[4]贵州旱地苕子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研究. 陈正刚,李剑,朱青,张箐,向明贵,杨念龙. 2010
[5]设施蔬菜不同种植模式的农时利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姚月明,陆长婴,王海侯. 2011
[6]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慈艳华,边丽梅,霍剑锋,孟繁盛,郑伟,张丽妍,郝春雷,董喆,张昊. 2015
[7]河北省鲜食糯玉米一年两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朱彦辉,赵璞,刘玉强,马春红. 2019
[8]种植模式对敖汉苜蓿和老芒麦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危庆,赛吉日呼,王静,张德健,路战远,张向前,叶雪松,郭聪颖,程玉臣. 2018
[9]哈密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效益调查分析与建议. 毛磊,陆海军,刘俊德,吕国华,袁余. 2017
[10]晋西北风沙源区玉米种植模式研究. 赵鑫,苏晓菲,张宝林. 2018
[11]成都平原不同种植模式下重金属镉污染风险和经济效益评价. 陈一兵,田静,林超文. 2019
[12]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与经济效益研究. 刘艳昆,闫旭东,徐玉鹏,岳明强,肖宇,刘忠宽. 2012
[13]不同双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分析. 江禹奉,陈辉云,侯青光,张述宽,李体琛,黄开健. 2013
[14]高淀粉甘薯大面积超高产机械化种植模式研究. 史新敏,李洪民,张爱君,孙健. 2010
[15]胡麻覆膜种植模式对产量、水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汪磊,谭美莲,叶春雷,罗俊杰,严兴初. 2016
[16]洱海北部地区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筛选. 汤秋香,刘宏斌,雷宝坤,翟丽梅,胡万里,罗新华,张继宗,任天志. 2012
[17]不同种植模式咖啡生长特性与经济效益比较. 董云萍,黎秀元,闫林,孙燕,黄丽芳,王晓阳,陈鹏. 2011
[18]黄淮海双季玉米产量性能与资源效率的研究. 李立娟,王美云,薛庆林,崔彦宏,侯海鹏,葛均筑,赵明. 2011
[19]衡水地区马铃薯-谷子一年两作种植模式研究. 李明哲,崔海英,苏宝圣,郝洪波,师志刚. 2016
[20]洞庭湖区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物质生产及光温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 赵杨,高杜娟,李超,陈友德,崔婷,童中权,罗先富.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内蒙古土默川平原滴灌玉米氮营养诊断
作者:郝琪;梁红伟;王永强;王富贵;陈天陆;王振;白岚方;王志刚
关键词:土默川平原;滴灌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氮营养指数;需氮量
-
内蒙古玉米宜机械粒收品种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石海波;梁红伟;张静;杨景渊;韩平安;刘志雄;冯勇;苏二虎;张来厚;赵瑞霞
关键词:玉米;机械粒收;品种;机械粒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不同品种马铃薯幼苗对NaHCO3胁迫的响应及耐碱能力指标筛选
作者:逯春杏;刘玉龙;吴娟;苑志强;胡戎朔;张胜;王晓娇;曹春梅;张必周;逯海林
关键词:马铃薯;NaHCO3胁迫;耐碱性;耐碱能力指标
-
不同生态条件下氮肥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杨绣娟;孙继颖;高聚林;刘剑;孟繁盛;张悦忠;温晓亮;王志刚;于晓芳;刘文翔;王彦淇
关键词:玉米;生态条件;氮肥;干物质积累;产量
-
缺硼对大豆幼苗生长及保护性酶活的影响
作者:赵晓宇;苏二虎;王雪娇;刘坤雨;高圆丽;薛春雷;梁红伟;李强
关键词:大豆;硼素缺失;酶活性
-
保卫细胞表达调控启动子研究进展
作者:吴菲;权思佳;曹高燚;包曙光;谢晓东;秦志列;李明
关键词:气孔;保卫细胞;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优势表达
-
油菜株型模拟研究进展
作者:张伟欣;吴茜;孙传亮;李红;张玲玲;岳延滨;梁万杰;宣守丽;曹静;张美娜;尹迎军;韩旭杰;潘月;吴菲;丁昊迪;葛道阔;曹宏鑫;张文宇
关键词:油菜;株型;功能-结构作物模型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