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异菌脲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虎

作者: 潘虎;周子琼;田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异菌脲;降解;富集培养法;微杆菌属;代谢途径;ipaH基因;气相色谱法;酰胺酶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6 期

页码: 298-3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适宜青藏高原地区的异菌脲高效降解菌株资源,采用富集培养法从西藏自治区蔬菜大棚土壤中分离得到Y-20、Y-29 和Y-32 三株异菌脲高效降解菌株,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上述菌株进行初步鉴定,探讨NaCl浓度(m/V)、温度、pH值、接种量(V/V)和异菌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异菌脲降解速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和PCR技术分析了上述菌株的异菌脲代谢途径及降解基因(ipaH).结果表明,菌株Y-20、Y-29 和Y-32 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的 3 个不同种;在 1.0%NaCl(m/V)、pH 7.0、25-30℃、5%的接种量(V/V)和 100 mg/L初始异菌脲浓度的最佳条件下,上述菌株能够在 8-12 h内完全降解 100 mg/L的异菌脲;上述菌株能够将异菌脲降解为N-(3,5-二氯苯基)-2,4-二氧代咪唑烷和异丙基氨基甲酸,且含有高度相似的ipaH基因序列(99.14%-99.69%).本研究为高原地区异菌脲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了菌株资源和理论依据.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GC-ECD法测定不同基质中异菌脲的残留. 潘虎,蒲继锋,代艳娜,张一帆,次顿,白军平,杨晓凤,田云. 2022

[2]腈菌唑在香蕉上的降解残留研究. 韩丙军,汤建彪,彭黎旭,谢德芳,刘洪升. 2007

[3]精甲霜灵在西红柿上的降解残留研究. 韩丙军,汤建彪,彭黎旭,谢德芳,刘洪升. 2009

[4]一株小球藻伴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姜固,覃晓云,李芳,刘志媛. 2020

[5]肠侵袭性大肠杆菌DPO-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李丹丹,徐义刚,邱索平,王昱,高会江,高慎阳. 2015

[6]土壤可溶性氮及氮代谢酶活性动态变化及对温度的响应. 钟珍梅,杨庆,翁伯琦,邢世和,黄秀声,陈志彤. 2017

[7]对细交链孢菌在培养基上抗多氧霉素B与异菌脲变异体的分离及其特性鉴定. . 2001

[8]异菌脲的气相色谱分析. 张学忠. 2002

[9]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瓜及番茄中异菌脲残留. 梁林,张爱娟,潘金菊,翟淑华,刘伟. 2014

[10]黄瓜及土壤中异菌脲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 赵子丹,牛艳,姜瑞,葛谦,王晓菁. 2015

[11]嘧菌环胺·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风险评估. 刘茜,张宪,陈敏,尹全,杨晓凤. 2021

[12]雪莲果中甲霜灵、异菌脲和除虫脲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黎其万,刘宏程,张玉荣,王志飞,黄相中,唐利斌. 2007

[13]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土壤和水中异菌脲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量. 潘虎. 2022

[14]苹果轮纹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性测定. 李晓军,范昆,曲健禄,张勇,王涛,亓彬. 2009

[15]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黄皮中的异菌脲残留量. 吕岱竹,韩红新. 2006

[16]扑海因悬浮剂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陈莉,戴荣彩,陈家梅,夏福利. 2005

[17]异菌脲在果蔬上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及其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潘虎,达娃卓玛,代艳娜,王威武,李涛,吴娜娜,张晓明,田云. 2023

[18]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异菌脲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其田间防效.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7

[19]黑龙江和云南葡萄产区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和异菌脲的抗性检测. 贾爽爽,黄晓庆,孔繁芳,周连柱,王忠跃,张昊,刘永强. 2021

[20]异菌脲与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复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联合毒力. 鄢海峰,周宗山.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