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种皮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根部荧光性基因表型频率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克晶

作者: 王克晶;余建章;李福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进化;大豆品种资源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90 年 16 卷 03 期

页码: 276-28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研究测定我国1900份大豆栽培种(G.max)、半野生型(G.gracilis)、野生种(G.soja)的种皮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根部荧光性基因表型频率。研究表明,这两个性状基因在我国 Soja 亚属三个种中的表型频率分布是不同的。野生种和半野生型具有较高频率的种皮过氧化物酶高活性和根部非荧光性基因,而栽培种则频率较低。各基因表型频率在栽培种中与种皮颜色、生育习性、结荚习性、百粒重等农艺性状有密切关系,其频率分布在我国地理纬度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结果还表明种皮过氧化物酶低活性基因和荧光性基因可能在大豆栽培驯化过程中得到积累。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神农架及三峡地区大豆地方品种资源的初步研究. 焦春海. 1992

[2]大豆品种资源性状稳定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魏云山,刘迎春,丁素荣,王会才,张晓荣. 2012

[3]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前景. 邱丽娟,常汝镇,孙建英,李向华,许占友,刘立宏.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