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子的生活力及萌发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兵先

作者: 陈兵先;张琪;戴彰言;刘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种子生活力;种子萌发;细胞壁水解酶;活性氧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2 年 0S1 期

页码: 125-1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大豆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最适染色条件以及种子萌发期重要生理指标的变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适用于大豆种子生活力检测的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最佳组合;并分析大豆种子在不同萌发环境下的发芽率和种子内源细胞壁水解酶的变化。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无吸胀处理对于种子染色至关重要,且低浓度(0.1%)的TTC溶液会显著降低种子的染色率。多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种子染色的最佳条件是:吸胀时间6 h, TTC浓度1%,染色温度35℃,染色时间60 min。该组合下的种子染色率为98.5%。萌发率试验表明,光、暗条件对于萌发进程无显著的影响;高水量下大豆萌发受到抑制,而低水量下种子却有着较高的萌发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低温可推迟种子萌发,但却提高了种子的最终萌发率。酶活性试验表明,种子在光、暗条件下萌发时,种胚内的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无显著变化,而木葡聚糖内转糖基酶在光照下的活性却显著高于其在暗环境下的活性。在不同吸胀水量下,纤维素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无显著变化;β-半乳糖苷酶活性随着水量的增加逐渐上升,而木葡聚糖内转糖基酶活性却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萌发温度的升高能够显著增加4种细胞壁水解酶在大豆胚中的活性。综上,TTC染色结果对于快速判断大豆种子生活力,完善大豆种子质量检测技术规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探索大豆种子在不同萌发条件下的细胞壁水解酶活性有助于揭示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的机制。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近红外光谱无损测定大豆种子生活力方法研究. 耿立格,宋春风,王丽娜,安雪松,孙娟. 2013

[2]大豆种子超干燥保存研究Ⅲ.25℃、5℃条件下保存一年后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变化. 郑普英,伍晓明,黄永菊,陈碧云,许鲲,沈金雄. 2001

[3]西兰花水浸提液对野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煜,赵远征,王东,东保柱,周洪友. 2022

[4]Cu~(2+)胁迫对大豆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张亚坤,宋鹏,潘大宇,王文森,周亚男,王成,罗斌. 2019

[5]老化处理对大豆种子活力及线粒体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 田茜,王栋,张文兰,段乃彬,李群,颜廷进,戴双,丁汉凤. 2016

[6]不同大豆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碱性鉴定. 那桂秋,寇贺,曹敏建. 2009

[7]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性状的影响. 那桂秋,寇贺,曹敏建. 2009

[8]3种促生菌对豌豆和大豆种子萌发及幼根生长的影响. 刘力赫,王丽雪,高昕蕊,赵冬玲,唐碧瑶,翟羽佳,韩冬伟,付学鹏. 2023

[9]外源水杨酸对镉胁迫下大豆生理特性和抗逆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子然,鲁一薇,杨婧怡,王成龙,宋亚萍,马金虎. 2024

[10]温州蜜柑贮藏期枯水生理特征研究. 温明霞,石学根,聂振朋,王鹏,吴韶辉. 2012

[11]老芒麦种子离区酶活变化及组织学分析. 张俊超,谢文刚,赵旭红,张宗瑜,赵永强,王彦荣. 2018

[12]外源乙烯对不同成熟度网纹甜瓜果实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吕双双,李天来,吴志刚,李新. 2009

[13]GA_3对壶瓶枣细胞壁组分代谢及裂果率的影响. 丁改秀,王保明,王小原,仓国营,温鹏飞. 2013

[14]温度对桑葚采后贮藏品质及细胞壁代谢酶的影响. 李娇娇,郜海燕,陈杭君,房祥军,穆宏磊. 2016

[15]UV-C处理对采后草莓果实腐烂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程玉豆,李丹,冯云霄,何近刚,关军锋. 2016

[16]1-MCP处理对采后番木瓜果实软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李文文,黄铭慧,邢浩,张鲁斌,李雯. 2014

[17]贮藏方式和年限对油菜种子生活力及幼苗素质的影响. 王华. 1993

[18]苦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变化及种子生活力演进. 黄如葵,孙德利,罗海玲. 2009

[19]不同贮藏年限敖汉苜蓿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陈玲玲,程航,张阳阳,张晔,王思琪,毛培胜. 2017

[20]超干处理与贮藏温度对一串红种子生活力与生理变化的影响. 曾丽,赵梁军,孙强,徐小薇.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