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粒春小麦穗发芽抗性鉴定及相关分子标记的有效性验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燕

作者: 杨燕;张春利;陈新民;王德森;夏兰芹;刘忠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粒小麦;发芽指数(GI);分子标记;Vp1B3;Xgwm155;Xwmc468;Xgwm397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01 期

页码: 60-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筛选出能鉴定红粒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分子标记及抗穗发芽的种质材料,检测了67份红粒春小麦品种(系)的发芽指数,并利用4个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标记(Vp1B3、Xgwm155、Xwmc468和Xg-wm397)对这67份品种(系)进行了PCR扩增,分析了扩增片段与发芽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67个红粒春小麦品种(系)中,12份材料的发芽指数小于0.001,42份材料的发芽指数介于0.001~0.005,13份材料的发芽指数大于0.005。在4个分子标记中,STMS标记Xwmc468与穗发芽相关,而另外三个标记即STS标记Vp1B3、STMS标记Xgwm397及SSR标记Xgwm155与穗发芽抗性不相关。在发芽指数小于0.001的12份材料中有8份材料经标记Xwmc468鉴定为抗穗发芽基因型。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四个小麦抗穗发芽分子抗性标记有效性的验证与评价. 杨燕,赵献林,张勇,陈新民,何中虎,于卓,夏兰琴. 2008

[2]利用STS标记检测我国小麦推广品种的抗穗发芽基因型. 杨燕,王晓丽,刘世鑫,赵献林. 2013

[3]小麦抗穗发芽品种资源的筛选. 赵斌,万映秀,王瑞,张平治. 2010

[4]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Tamyb10D和Vp1B3在红白粒小麦中的有效性验证. 陈泠,高春保,王翠,朱展望,佟汉文,刘易科,张宇庆,邹娟,何伟杰. 2018

[5]红粒小麦Tamyb10单倍型检测及其与穗发芽抗性的关系. 王根平,毕惠惠,孙永伟,王成社,夏兰琴. 2014

[6]穗发芽相关基因Vp1B3不同等位变异在山东小麦中的分布与演变. 郭凤芝,梁伟光,樊庆琦,黄承彦,高庆荣,李根英. 2009

[7]柑桔线虫抗性主基因座Tyr1的特异标记开发与遗传作图改进(英文). 向旭,邓占鳌,郑启发,陈存贤,Frederick G.Gmitter Jr. 2009

[8]长臀鮠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孔杰,蒋晓红,周洲,张竹青,周路,李道友. 2016

[9]高粱遗传图谱构建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葛占宇,马尚耀,成慧娟,严福忠,王立新,王岩. 2012

[10]高粱抗蚜的分子标记RAPD初步分析. 李玥莹,徐兰兰,邹剑秋. 2006

[11]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12]藜麦EST-SSR的开发及通用性分析. 张体付,戚维聪,顾闽峰,张晓林,李坦,赵涵. 2016

[13]苜蓿重要农艺性状关联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陈丽,金樑,王晓娟. 2009

[14]强筋小麦分子标记多重PCR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梁强,张晓科,尉倩,王晓龙,张晶,孙道杰,付晓洁. 2011

[15]高粱SS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李玥莹,邹剑秋,徐秀明. 2007

[16]一个普通小麦Trx超家族新基因TaNRX的克隆与抗旱相关标记开发. 张帆,蒋雷,鞠丽萍,金秀锋,王轩,张晓科,王宏礼,付晓洁. 2014

[17]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模式及亲和基因的研究进展. 丁效华. 2000

[18]大麻性别研究进展. 李仕金,辛培尧,周军,杨明. 2008

[19]大豆分子标记在RIL群体中的偏分离分析. 刘峰,吴晓雷,陈受宜. 2000

[20]现代生物技术在辽宁省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林凤,杨立国,石太渊,赵海岩,郑文静,王金艳,肖军.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