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杀菌剂防治甜菜褐斑病间隔期及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乔志文
作者: 乔志文;李彦丽;柏章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菜褐斑病;三苯基乙酸锡;氟硅唑;苯醚甲环唑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29 期
页码: 72-7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试验新引入三唑类杀菌剂,以期作为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轮换药剂,用于甜菜褐斑病的化学防治。为明确三苯基乙酸锡、氟硅唑、苯醚甲环唑防治甜菜褐斑病的施药间隔期和防治效果以及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于2013—2014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用2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1809 g、25%氟硅唑水乳剂300 m L、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 g,施药间隔期为3周,防治效果分别为77.41%、77.03%、71.36%。3种药剂对甜菜根产量和产糖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含糖率,间隔3周施药的处理和对照相比增糖率分别为1.16%、1.56%、1.25%。
分类号: S435.663
- 相关文献
[1]甘肃省枸杞炭疽病菌对4种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敏感性. 张海英,刘永刚,李建军,张新瑞. 2019
[2]甜菜尾孢菌对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的敏感性及杀菌剂对甜菜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刘梅,林杰,韩成贵. 2023
[3]栗疫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的敏感性分析. 何秀娟,徐育海,邱文明. 2015
[4]金银花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 贾忠清,金岩,张国福,杨素梅,张耀中,范昆. 2024
[5]使用加收米防治甜菜褐斑病. 李静. 1996
[6]高抗褐斑病性和含糖率甜菜品种田间鉴定. 乔志文. 2019
[7]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田间消长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杨安沛,李迎春,孙桂荣,曹禹,段永辉,冯慧芳,托尔洪,郭庆元,马俊义. 2014
[8]福美霜防治甜菜褐斑病试验. 杨国,卞桂杰,黄淑兰,杨柳,王礼斌,金锋,张明红. 2011
[9]甜菜褐斑病发生时间动态规律研究. 乔志文. 2019
[10]甜菜褐斑病化学防治喷洒次数研究. 乔志文,王皙玮. 2019
[11]几种杀菌剂防治甜菜褐斑病效果分析. 杨安沛,马俊义,陈卫民,孙桂荣. 2011
[12]苹果及土壤中氟硅唑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牛艳,赵子丹,吴燕,王晓菁. 2012
[13]4种杀菌剂对温室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查仙芳,张亚峰,杜玉宁,沈瑞清,郭文忠,李晓凤. 2009
[14]氟硅唑可湿性粉剂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王晓菁,牛艳,姜瑞,吴燕. 2013
[15]氟硅唑在苹果和土壤中最终残留的研究. 赵子丹,杨利娟,梁月香,牛艳,吴燕,王晓菁. 2012
[16]20%氟硅唑可湿性粉剂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残留动态研究. 崔群英,王晓菁,张艳,姜瑞. 2012
[17]"华梨1号"梨不同脱萼处理的脱萼效果及果实品质. 杨晓平,李荣梅,马连奎,黄德馨,张俊,胡红菊. 2021
[18]氟硅唑微乳剂的研制. 王仪,郑斐能,石伶俐,刘西莉,刘铁斌. 2004
[19]梨黑星病菌对氟硅唑的敏感性及与不同杀菌剂之间的交互抗性. 齐永志,张小风,赵卫松,王文桥,马志强,韩秀英. 2012
[20]草莓中吡虫啉和氟硅唑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 赵莉,占绣萍,颜伟中,宋卫国,马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多光谱技术的甜菜块根糖分增长期施氮决策模型
作者:王敬云;胡晓航;董心久;马亚怀;李彦丽
关键词:甜菜;多光谱;氮肥推荐;植被指数;无人机遥感
-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陈柳宏;赵春雷;王希;李彦丽;丁广洲;陈丽
关键词:植物;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转录组学;单细胞分离技术;高通量测序
-
我国东北地区205份主要甜菜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分析
作者:陈柳宏;赵春雷;王希;李彦丽;丁广洲;陈丽
关键词:甜菜;种质资源;种质评价
-
甜菜BTB蛋白家族的挖掘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刘宇;杨巧;王晓丹;赵春雷;王希;李彦丽;贾海伦;丁广洲;陈丽
关键词:甜菜;BTB蛋白家族;生物信息学分;基因
-
优异甜菜种质资源筛选评价
作者:陈丽;赵春雷;李彦丽;王希;崔平
关键词:甜菜;优异种质;筛选;评价;块根产量;含糖率;有害性非糖分;抗病性
-
甜菜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与评价
作者:陈丽;赵春雷;李彦丽;王希;崔平
关键词:甜菜;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评价
-
高抗褐斑病性和含糖率甜菜品种田间鉴定
作者:乔志文
关键词:甜菜褐斑病;品种;抗病性;含糖率;病情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