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紫云英品种(系)比较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新坚

作者: 林新坚;兰忠明;张辉;吴一群;李昱;杨秉业;曹卫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云英;品种;鲜草量;留种量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10 年 Z1 期

页码: 28-2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筛选适合福建省长汀县土壤、气候条件、高产的紫云英品种,选择5个紫云英品种(系)进行小区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紫5号和闽肥3号在性状特征方面表现明显优于弋江种、余江大叶、大叶青;在割青鲜草量和留种量方面,闽紫5号和闽肥3号也明显高出弋江种、余江大叶、大叶青。闽紫5号品种为5个引进品种中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适合长汀县土壤、气候条件,可作为长汀县高产紫云英种植的当家品种。

分类号: S551.9

  • 相关文献

[1]2009~2010年度建阳市紫云英品种(系)比较试验. 兰忠明,张辉,周仕全,邓云,吴一群,曹卫东,林新坚. 2011

[2]取样策略对SSR标记鉴别紫云英品种能力的影响. 陈坚,林新坚,钟少杰. 2015

[3]安徽沿江双季稻区适宜紫云英品种比较研究. 万水霞,唐杉,蒋光月,李帆,王允青,王静. 2019

[4]闽侯县紫云英品种(系)比较研究. 张辉,吴一群,兰忠明,林新坚,曹卫东,张伟光. 2011

[5]遮阴对不同品种紫云英生长及物质养分积累的影响. 潘福霞,李小坤,鲁剑巍,刘威,魏云霞,耿明建,曹卫东. 2011

[6]紫云英新品种(系)在闽侯地区适应性研究. 吴一群,张辉,兰忠明,张伟光,林新坚. 2012

[7]湖南省双季稻区紫云英品种适宜性比较. 廖育林,周兴,谢坚,杨曾平,聂军,曹卫东. 2014

[8]不同品种紫云英在湖北省不同生态区的生长及物质养分积累比较. 潘福霞,李小坤,鲁剑巍,鲁君明,刘威,魏云霞,耿明建,朱德雄,曹卫东. 2011

[9]不同紫云英品种物候期及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张辉,曹卫东,吴一群,邱孝煊,张伟光,林新坚. 2010

[10]紫云英地方种质资源品种比较试验. 何春梅,刘彩玲,王利民,王飞,张辉,曹卫东,黄毅斌. 2020

[11]不同紫云英品种根瘤内生细菌的类群和多样性分析. 方宇,刘彩玲,林陈强,陈济琛,贾宪波. 2024

[12]紫云英还田对常规红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学海,周维佳,李敏,周彩霞,罗德强,姬广梅,李立江,丁艳锋,王绍华. 2016

[13]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丽霞,潘兹亮,鲁鑫,王琴,吕玉虎,刘春增,霍二伟,凌萍. 2010

[14]紫云英翻压量和沤田时间对覆膜水稻返青期植株的影响. 刘祥臣,赵海英,李本银,卢兆成,丰大清,乔利. 2012

[15]菜用紫云英品种嫩梢产量、营养品质及卫生质量分析. 邱孝煊,张伟光,张辉,吴一群,兰忠明,林新坚. 2012

[16]紫云英ISSR引物的筛选及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孙清信,陈坚,张辉,祁建民,林忠平,胡鸢雷,林新坚. 2012

[17]高产优质紫云英新品种信紫1号的选育. 刘春增,吕玉虎,潘兹亮,张丽霞. 2010

[18]紫云英不同翻压时间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晚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谢志坚,徐昌旭,钱国民,余瑞新,徐冬泰,苏全平. 2010

[19]化肥减量条件下不同施用方法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谢志坚,徐昌旭,许政良,李水荣,苏全平,秦文婧. 2010

[20]等量紫云英条件下化肥用量对早稻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徐昌旭,谢志坚,许政良,苏全平,李水荣,秦文婧.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