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助剂对防治褐飞虱的植物源农药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毒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向前
作者: 常向前;吕亮;郑正安;王晶;邓颍骏;杨小林;王佐乾;张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褐飞虱;桶混助剂;植物源农药;毒力;增效作用;解毒酶;接触角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490-4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橙皮精油(orange peel essential oil, OPEO)、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卵磷脂及马来酸二乙酯(diethyl maleate, DEM) 4种助剂对植物源农药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 WG)毒力的影响,筛选出有增效作用的助剂,将其作为1%印楝素WG防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桶混助剂。【方法】利用稻苗浸渍法和连续浸液法评价印楝素及添加助剂OPEO、GABA、卵磷脂或DEM后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印楝素(20 mg a.i./L)及添加助剂处理后,褐飞虱3龄若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 CarE)及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3种酶活性;测定添加助剂后对印楝素药液(40 mg a.i./L)与水稻叶片接触角的影响。【结果】稻苗浸渍法处理后96 h,添加DEM使印楝素对褐飞虱3龄若虫胃毒性毒力显著增强,增效比为1.512;连续浸液法处理后72 h,添加OPEO或DEM使印楝素对褐飞虱3龄若虫内吸性毒力显著增强,其增效比分别为1.486及1.560;添加OPEO或DEM分别使褐飞虱3龄若虫体内GST活性比印楝素单剂处理分别降低69.4%和65.5%;添加DEM使CarE活性比印楝素单剂处理降低88.2%;添加OPEO或DEM后,印楝素药液液滴与水稻正面叶片的初始接触角从110°分别降至64.5°或67.9°。【结论】添加OPEO或DEM能明显提高印楝素对褐飞虱的毒力,提高印楝素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润湿性。因此,将OPEO或DEM作为1%印楝素WG防治褐飞虱的桶混助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分类号: S435.112.3
- 相关文献
[1]桶混助剂迈润对乙羧氟草醚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的增效作用. 秦培文,陈扬,徐婧,王丹,李铭然,张春华,孟月,于平,纪明山. 2020
[2]六种喷雾助剂提高硝磺草酮防除稗草及反枝苋效果的作用机理初探. 张靖,吕和平,曹立冬,刘亚静,赵鹏,李凤敏,黄啟良. 2015
[3]4种喷雾助剂对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张荣胜,张浩,乔俊卿,于俊杰,齐中强,刘永锋. 2023
[4]添加Silwet 408对3%阿维菌素微乳剂药液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及其对两种害虫作用效果的影响. 庾琴,张润祥,封云涛,刘中芳,李光玉,张鹏九,范仁俊. 2015
[5]茚虫威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及解毒酶的诱导作用. 王芹芹,崔丽,王立,黄伟玲,代黎明,袁会珠,芮昌辉. 2020
[6]茶假眼小绿叶蝉抗联苯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解毒酶活性及增效作用研究. 李建宇,史梦竹,傅建炜,王婷,张志康. 2016
[7]棉铃虫对茚虫威的抗性机理:PBO,DEF和DEM的增效作用及解毒酶活性. 崔丽,王奇渊,杨宏宇,芮昌辉. 2017
[8]印楝素对柑橘木虱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 赖多,曹旭,邵雪花,肖维强,刘传和,贺涵,刘秀,匡石滋. 2019
[9]黄绿绿僵菌侵染对褐飞虱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珏锋,陈建明,舒金平,李芳,钟海英,吴鸿. 2018
[10]制霉菌素对褐飞虱若虫解毒酶、尿酸酶含量的影响. 张珏锋,李芳,钟海英,陈建明. 2019
[11]高CO_2浓度对水稻褐飞虱体内营养物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黄文坤,苏丽,吴刚,庄静. 2012
[12]取食施硅水稻对褐飞虱成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韩永强,李丹丹,邓权权,侯茂林. 2022
[13]褐飞属两种生物型体内能源物质及有关酶类的比较. 肖英方,张存政. 2001
[14]寄主植物对3种稻飞虱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刘玉坤,王渭霞,傅强,赖凤香,罗举. 2011
[15]溴氰虫酰胺对棉蚜和麦长管蚜生物活性的温度效应. 窦亚楠,安静杰,郭江龙,袁文龙,魏洪亮,党志红,高占林,李耀发. 2022
[16]不同类型药剂对水稻褐飞虱的活性及复配增效作用. 邹啸文,梁立成,Abid Ali,黄秀枝,贤振华. 2015
[17]烯啶虫胺和氯噻啉复配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及田间防效. 刘章扬,谭奇美,刘哲铭,马海昊,朱航,刘佳,周小毛. 2023
[18]灭敌死大粒剂对稻飞虱、三化螟的防效研究. 邓小强,徐心植. 1993
[19]杀虫剂18种单剂和10种复配剂对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活性差异.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石伟山,范鹏. 2009
[20]粉剂防治粘虫Pseudaletiaseparata(Walker)研究. . 195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草地贪夜蛾与东方黏虫的耐寒性及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情况比较
作者:常向前;吕亮;杨小林;王佐乾;张舒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东方黏虫;耐寒性;越冬;长江中下游地区;种间竞争
-
基于矿物元素指纹图谱对新疆皮山红羊真实性鉴别
作者:赵莱昱;张鸿儒;王晶;张春晖
关键词:皮山红羊;矿物元素;判别分析;真实性
-
天然抗氧化剂对玉米油热致异构体的影响
作者:田莹俏;李甜;张妤;贺凡;王晶;郭芹
关键词:天然抗氧化剂;玉米油;反式脂肪酸;共轭脂肪酸;抗异构;诱导异构
-
种母鸡与商品蛋鸡生产及营养需要差异研究进展
作者:卢欣欣;张封东;王晶;张海军;邱凯;武书庚
关键词:饲养管理;精准营养;生产性能;种母鸡;商品蛋鸡
-
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组成和代谢组特征的影响
作者:王四新;季海峰;刘辉;张董燕;王晶;陈美霞
关键词:低蛋白质饲粮;育肥猪;益生菌;生长性能;粪便菌群;代谢组
-
桃响应葡萄座腔菌侵染的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刘勇;王富荣;王会良;艾小艳;朱炜;孙中海;吕亮;龚林忠;何华平
关键词:桃;流胶病;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
-
甜樱桃副梢成花特性及促进副梢成花的方法
作者:吴传宝;段续伟;闫国华;张晓明;王晶;张开春
关键词:甜樱桃;新梢;副梢成花;摘心;花芽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