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方法评价坚果与果干复配物的抗氧化能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菅芳芳

作者: 菅芳芳;张钟元;肖亚茹;李大婧;聂梅梅;徐亚元;戴竹青;顾千辉;曹彬彬;王云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坚果与果干复配物;抗氧化能力;酚类物质;协同增效作用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3 年 009 期

页码: 114-12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科学评价坚果与果干复配物的健康功效,本实验通过化学提取法、体外消化模型、小鼠模型评价多种坚果与果干复配后的抗氧化能力变化。化学提取法分析结果表明,坚果与果干复配后富含酚类物质、脂肪酸和蛋白等营养物质,且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ion?reducing?antioxidant?power,FRAP)比坚果组总体显著提高(P<0.05);体外消化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与坚果和果干组相比,胃肠道消化后坚果与果干复配物中酚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2.90%~60.38%,两种自由基清除率提高了1.23%~18.60%,且坚果与果干适当配比时(6∶4,m/m)抗氧化协同效果最好;小鼠模型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坚果与果干复配物在体内消化后提高了小鼠血清和肝脏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并有效抑制了丙二醛的产生,保护了小鼠肝细胞形态的完整性。综上所述,坚果和果干混合具有协同增效抗氧化作用,并在体内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分类号: TS255.1

  • 相关文献

[1]玫瑰香葡萄无核化处理对不同器官中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田淑芬,王勇,李杨昕. 2011

[2]1-MCP熏蒸处理对软枣猕猴桃的保鲜效果. 徐冬颖,张静,姜爱丽,胡文忠,周福慧,李江阔. 2019

[3]3种梨果实发育过程中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能力分析. 姜喜,唐章虎,吴翠云,王鑫,蒲云峰,郭丽. 2021

[4]CO_2脱涩对柿果理化特性、酚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陈佳歆,周沫,毕金峰,李旋,郭崇婷,陈芹芹,辛广. 2019

[5]梨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 曾少敏,杨健,王龙,王苏珂,李秀根. 2014

[6]CO2脱涩对柿果理化特性、酚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陈佳歆,周沫,毕金峰,李旋,郭崇婷,陈芹芹,辛广. 2019

[7]中国主栽葡萄柚果肉酚类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 张桂伟,张秋云,江东,席万鹏,周志钦. 2015

[8]营养型甜橙透明果冻的加工工艺研究. 温靖,张友胜,徐玉娟,吴继军,李升锋,唐道邦. 2007

[9]氟啶胺与粘帚霉对防治茉莉白绢病的协同增效作用. 黄思良,谢玲. 2007

[10]甜玉米营养果冻加工工艺研究. 温靖,肖更生,陈卫东,张友胜,徐玉娟. 2006

[11]金针菇营养保健果冻的生产工艺. 温靖,肖更生,徐玉娟,吴继军,刘学铭,邹宇晓. 2009

[12]对小菜蛾协同增效的Cry1和Cry9类蛋白组合的筛选. 束长龙,宋福平,黄勃,张杰. 2013

[13]植物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周生茂,戴丹丽,曹家树. 2010

[14]酚类物质对东北山樱生长及呼吸关键酶的影响. 吕德国,李志霞,秦嗣军,马怀宇. 2012

[15]灌木类植物抗营养成分的研究. 李九月,金海,薛树媛,吐日根白乙拉,敖特根巴雅尔. 2010

[16]荒漠地区主要饲用灌木类植物酚类物质含量及动态变化. 薛树媛,金海,李长青,李九月,侯先志,曹玉梅. 2011

[17]黄瓜感染黑星病菌后的生理变化及抗病性的产生. 李淑菊,马德华,庞金安,霍振荣. 2003

[18]杨桃的酚类成分含量及其生物可及性与抗氧化活性. 罗牡康,贾栩超,张瑞芬,刘磊,董丽红,池建伟,白亚娟,张名位. 2020

[19]超声波和微波对柑橘杂交种果皮中酚类物质浸提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陈源,姜翠翠,谢鸿根,郭龙,余文权,杨道富. 2018

[20]基于果肉单体酚和总酚含量评价桃果实抗氧化能力. 张斌斌,沈志军,马瑞娟,姜航,严娟,俞明亮.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