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花猕猴桃果实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燕标

作者: 燕标;吴延军;谢鸣;叶爱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毛花猕猴桃;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抗坏血酸;基因克隆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1 年 23 卷 03 期

页码: 523-5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毛花猕猴桃果实中Vc含量极高,为了揭示毛花猕猴桃Vc形成规律,根据已知植物的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alLDH)基因,设计简并引物,以毛花猕猴桃新品种‘华特’果实为材料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克隆出一条长661 bp的cDNA片段,根据测序结果推测其氨基酸序列,并与刺梨、拟南芥、甘薯和草莓等植物的GalLD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亲缘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片段编码氨基酸序列与美味猕猴桃GalLDH相似度高达99%,其在同源基因进化关系上聚为一类,与葡萄的GalLDH相似性高达91%,与草莓、刺梨、甘薯、温州蜜柑、拟南芥、甜瓜等植物的GalLDH同源性均在80%以上,可知克隆到的核苷酸片段确为毛花猕猴桃GalLDH基因的cDNA片段。

分类号: S663.4

  • 相关文献

[1]枸杞L-半乳糖酸内酯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乔枫,耿贵工,陈志. 2015

[2]毛花猕猴桃“华特”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变化. 张佳佳,郑小林,励建荣. 2011

[3]毛花猕猴桃新品种甜华特的选育. 张慧琴,姚旭日,陆玲鸿,古咸彬,宋根华,谢鸣. 2023

[4]毛花猕猴桃新品种甜华特. 张惠琴,胡红菊. 2023

[5]毛花猕猴桃华特硬枝扦插技术. 吴延军,谢鸣,宋根华,隆前进,燕标,张慧琴. 2010

[6]分光光度法测定马铃薯中抗坏血酸含量. 陈鹰,乐俊明,陈超. 2010

[7]沙棘酸乳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检测. 刘晓辉,李剑梅,冯敏. 2005

[8]强光对苹果盆栽苗叶片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马玉华,王永红,王荔,班小重,邹养军. 2010

[9]高温胁迫对苹果叶片膜脂过氧化及抗坏血酸的影响. 马玉华,王永红,王荔,万明长,邹养军. 2010

[10]含抗坏血酸保鲜剂对小苍兰切花几个衰老指标的影响. 苏军,叶文. 1997

[11]浓缩苹果原汁的护色工艺研究. 吴立根,王岸娜,连东军,王安建. 2006

[12]不同菠萝品种 杀菌剂和褐变抑制剂对鲜切菠萝贮藏品质的影响. 窦同心,孟祥春,张爱玉,张昭其. 2011

[13]碘化钾、抗坏血酸及L-半胱氨酸对辐射小麦种苗的防护效果. 柳学余,Chih H.Wang. 1986

[14]N-苯基-2-萘胺对青菜生长及AsA-GSH循环影响研究. 冯慧芳,石志琦,严少华. 2013

[15]液相色谱法测定猕猴桃果实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前处理技术优化. 杨巍,王柏松,刘晶,王杰,章秋平,张素敏. 2015

[16]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陈伟平,陈华江,曹雪丹,李建华,娄玛琪,戚行江. 2013

[17]蓝莓汁花色苷热降解动力学及抗坏血酸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 曹雪丹,方修贵,赵凯,姚周麟,李芬芳. 2013

[18]抗坏血酸对采后荔枝的保鲜效果. 郑吉祥,莫亿伟,胡一鸿,牛铁荃,谢江辉,李伟才. 2009

[19]谷氨酸钠和抗坏血酸协同处理藜麦萌发富集γ-氨基丁酸工艺优化及胆酸盐吸附能力研究. 张文刚,兰永丽,赵萌萌,党斌,杨希娟. 2020

[20]不同外源物刺激对辣椒开花坐果的影响. 马建军,韩宏伟,刘会芳,盛强,王强.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