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11年蒙古高原植被物候时空动态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包刚

作者: 包刚;包玉龙;阿拉腾图娅;包玉海;覃志豪;王牧兰;周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蒙古高原;物候;识别;时空动态

期刊名称: 遥感技术与应用

ISSN: 1004-0323

年卷期: 2017 年 32 卷 05 期

页码: 866-8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1982~2011年第三代GIMMS NDVI数据,利用累计NDVI的Logistic曲线曲率极值法、Logistic曲线曲率变化率法和NDVI变化率法等方法,识别了蒙古高原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Start of Growing Season,SOS)、生长季结束日期(End of Growing Season,EOS)和生长季长度(Length of Growing Season,LOS)等物候参数,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累计NDVI的Logistic曲线曲率极值法和NDVI变化率法在蒙古高原植被区具有较好的物候识别能力,对两种方法识别的物候参数求平均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研究区物候参数的识别精度。蒙古高原植被SOS一般从4月中旬到5月下旬开始,到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结束,生长季长度主要集中在125~175d之间。在空间上,蒙古高原湿润半湿润地区的SOS较早、EOS较晚和LOS更长,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SOS较晚、EOS更早和LOS更短。时间变化分析表明,在30a的观测尺度,约占研究区51.6%和33.9%地区的SOS分别呈提前和推迟趋势,其中21.2%和12.4%地区的变化为显著;约占研究区35.6%和49.8%的地区EOS分别呈推迟和提前趋势,其中8.2%和12.0%地区的变化为显著。受SOS和EOS的影响,40.3%的地区(17.8%为显著)主要以缩短为主,44.8%的地区(18.9%为显著)主要以延长为主。

分类号: Q948`TP79

  • 相关文献

[1]蒙古高原土壤湿度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佳新,萨楚拉,毛克彪,孟凡浩,罗敏,王牧兰. 2021

[2]近十年蒙古高原积雪面积时空变化研究. 萨楚拉,刘桂香,包刚,包玉海,王牧兰. 2012

[3]加强中蒙草原科技合作是发展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有效推进器. 侯向阳,魏琦. 2015

[4]蒙古高原鸦葱属植物分类和地理分布研究. 刘桂香,赵一之,徐杰. 2001

[5]蒙古高原黾蝽科(半翅目)昆虫区系分析. 王宁,乌恩. 2012

[6]1982-2006年蒙古高原干旱监测研究. 佟斯琴,刘桂香,包玉海,包刚. 2014

[7]蒙古高原鸦葱属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刘桂香,赵一之,刘丽华,刘殿卿. 2002

[8]1982—2006年蒙古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包刚,覃志豪,包玉海,周义. 2013

[9]蒙古高原天门冬属植物的分类研究. 徐杰,赵一之,刘桂香. 2000

[10]蒙古高原为何能持续三千年游牧:草地、牲畜、人口关系的分析. 张耀启,邵长亮,陈吉泉,路冠军. 2019

[11]蒙古高原盐角草地理隔离种群的主要性状差异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那日苏,春亮,王海,塔娜,纪磊,韩文军. 2023

[12]蒙古高原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特征. 李香真,曲秋皓. 2002

[13]Landsat8和机器学习估算蒙古高原草地地上生物量. 赵越,徐大伟,范凯凯,李淑贞,沈贝贝,邵长亮,王旭,辛晓平. 2022

[14]蒙古高原鸦葱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刘桂香,赵一之. 2000

[15]桑沟湾大叶藻有性繁殖特性的观察研究. 高亚平,方建光,张继红,毛玉泽,杜美荣,刘顶海. 2010

[16]熊岳树木园忍冬科植物引种及园林利用研究. 刘晓菊,于德林,王冬,梁鹏. 2016

[17]青海西宁地区四翅滨藜的物候特点及种内变异情况探讨. 郑淑霞,马玉林. 2003

[18]引进梨品种在轮台县的生长特性差异分析. 阿布来克·尼牙孜,董胜利,阿曼古丽·吾斯曼,章世奎,廖康. 2016

[19]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 黄文洁,曾桐瑶,黄晓东. 2019

[20]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马晓芳,陈思宇,邓婕,冯琦胜,黄晓东.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