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南粳49的选育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仲维功

作者: 仲维功;杨杰;王军;陈志德;范方军;朱金燕;黄转运;仲维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南粳49;聚合;辅助选择;优质;栽培要点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11 期

页码: 103-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南粳4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聚合育种技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在江苏省中间试验中全生育期153 d,株高100 cm左右,叶片淡绿色,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成熟期秆青籽黄,抗倒性强;一般有效穗数300万/hm2,每穗粒数约13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 g,米饭微香有光泽。南粳49适宜苏中及宁镇扬稻区种植。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3种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聚合体的STS和SCAR标记. 董建力,张增艳,王敬东,惠红霞. 2007

[2]小麦YrX、Pm21基因和Dx5优质基因聚合体的分子标记选择. 董建力,惠红霞,王敬东,朱永兴,张增艳,叶兴国. 2008

[3]优质强筋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郑麦379选育报告. 杨会民,雷振生,吴政卿,王美芳,何宁,何盛莲,晁岳恩,周正富. 2013

[4]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系H3015-S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刘旺清,裘敏,张双喜,樊明,曾宝安,李红霞,魏亦勤. 2019

[5]优质谷子新品种冀乡1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籍贵苏,李顺国,杜瑞恒,张庆江. 2009

[6]水稻新品种南粳51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仲维功,杨杰,王军,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黄转运,仲维华. 2014

[7]湖北省蜂糖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关键要点. 刘模发,赖福升. 2023

[8]水稻新品种绥粳16的选育. 谢树鹏,王宝力,刘立超,高世伟,刘晴,刘宇强,门龙楠,聂守军,张广彬. 2017

[9]不同基本苗对超级稻南粳45、南粳49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仲维功,杨杰,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 2015

[10]南粳49粳稻12000kg/hm~2目标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杨杰,王军,范方军,朱金燕. 2013

[11]栽插苗数对超级稻南粳49冠层和产量的影响. 柯希欢,李霞,仲维功,范方军,钱宝云. 2014

[12]分子标记选择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40和Pib聚合体. 王金明,林秀云,刘晓梅,孙强,李鹏志,张三元. 2012

[13]聚合抗水稻病害基因的花培后代抗病性与籼粳性分析. 孙海波,邹美智,任洪岩,王景余,闫双勇,李艳萍,冯瑞光. 2015

[14]中低温煤焦油重油正庚烷萃余物的反应(甲醛)分离与分析. 冯新娟,闵小建,郑化安,樊英杰,李亚波,孔祥玺,万冲,孙鸣,马晓迅. 2018

[15]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在大口黑鲈‘优鲈1号’选育世代中的聚合. 徐磊,白俊杰,李胜杰,孙成飞. 2014

[16]大口黑鲈生长相关标记的聚合及其效果分析. 李胜杰,姜鹏,白俊杰,樊佳佳,费志平. 2019

[17]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双基因Xa21和fgr水稻植株. 桑茂鹏,姜明松,李广贤,姚方印. 2009

[18]玉米PEPC基因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5的水稻聚合育种. 高东迎,郭士伟,何冰,张彦,焦德茂. 2006

[19]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相关标记的聚合效果分析. 徐磊,白俊杰,李胜杰. 2014

[20]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多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李澧,冯敏,朱佳廷.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