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叶干法厌氧发酵工艺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金丽
作者: 王金丽;焦静;张劲;邓怡国;郑勇;王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叶;干法厌氧发酵;沼气;产气量;甲烷含量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1000-1298
年卷期: 2011 年 42 卷 03 期
页码: 109-11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实现甘蔗叶的能源化利用,采用干法厌氧发酵方法研究发酵原料总固体含量为20%时,不同接种量、草粪比以及发酵温度对甘蔗叶产气量和产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在30%和40%时发酵可以正常启动,接种量为40%时总产气量最高,但发酵后期甲烷含量下降很快;草粪比为1∶1和2∶1时总产气量高,甲烷含量均在60%以上,产气效果明显好于草粪比为1∶0的处理组;发酵温度为35℃时,总产气量和甲烷含量最高,发酵温度为30℃和40℃时总产气量相差不大。甘蔗叶干法厌氧发酵产沼气效果较好的工艺参数为:接种量30%、草粪比1∶1和发酵温度35℃。各处理组在甲烷含量达到最高值之前,甲烷含量与发酵时间之间呈现很强的线性相关性。产气高峰过后,虽然日产气量明显下降,但气体中甲烷含量下降幅度不大。
分类号: S216.4
- 相关文献
[1]草粪比对甘蔗叶干法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 焦静,王金丽,邓怡国,欧忠庆,李明,宋德庆. 2010
[2]甘蔗叶干法厌氧发酵正交试验. 焦静,王金丽,张劲,邓怡国,郑勇,王刚. 2012
[3]甘蔗叶预处理产沼气试验分析. 焦静,王金丽,郑勇,郭昌进,黄小红,杜嵇华. 2015
[4]玉米秸秆分解微生物复合菌剂群落组成及提高沼气产量的研究. 凤鹏,赵新宇,郗登宝,赵新颖,刘海燕,黄枭,解娇,张永锋,高星爱. 2015
[5]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的预处理与厌氧产气性能的研究. 李靖,董良杰,崔彦如,赵叶明,赵胜楠,高海,何自涵. 2021
[6]白腐菌预处理甘蔗叶发酵产沼气研究. 焦静,王金丽,郑勇,王刚,郭昌进,彭志连,周晶. 2014
[7]螺旋输送机在干法厌氧发酵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及新方案研究. 刘长亮,张劲,汪春,王金丽,郑勇,庄志凯,陈程. 2016
[8]热带农业废弃物资源及沼气利用. 焦静,王金丽,邓怡国,李明,欧忠庆,宋德庆. 2008
[9]沼液在甘蔗叶循环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沈爱喜,陈柳萌,陈葵,陈庆隆,严玉平,吁安,官友金. 2014
[10]不同作物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试验研究. 李淑兰,常明庆,张国治,刘萍. 2014
[11]北方沼气生产技术研究. 张云影,赵岭乐,刘浩,刘臣,吕礼良,付帅,梅冬林. 2008
[12]底物浓度对产甲烷菌群产气性能的影响. 刘杰,王大蔚,裴占江. 2010
[13]有机固体废物干法厌氧发酵技术研究综述. 叶小梅,常志州. 2008
[14]智能监控在干法厌氧发酵中的应用现状及新方法研究. 张颖,张世亮,郑勇. 2012
[15]干法厌氧发酵装备同步升温发酵及微生态网络研究. 衣蕊,赵立欣,姚宗路,冯晶,刘新鑫,于佳动. 2023
[16]甘蔗叶栽培鸡腿菇和香菇配方试验. . 2016
[17]甘蔗叶粉碎机机械性能试验的比较与分析. 兰星,郑勇,王刚,王金丽,杨喜,焦静,彭志莲,张劲,郭昌进. 2013
[18]不同还田方式下甘蔗叶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 邹雨坤,李光义,侯宪文,程威,田路园,张红燕,李勤奋. 2014
[19]甘蔗叶粉碎深埋还田机单边平底开沟装置的设计. 李官保,梁栋,李明,邓怡国,董学虎,韦丽娇. 2017
[20]甘蔗叶不同部位ATP酶活性细胞化学定位. 彭时尧,庄伟建,刘利华.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熊玉章;李醒;侯子顺;王刚
关键词:渔港经济区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
-
大蓟水提物抗大口黑鲈虹彩病毒活性研究
作者:马艳平;郝乐;冯国清;王刚;刘振兴
关键词:大蓟提取物;大口黑鲈虹彩病毒;EC50;吞噬;炎症
-
畜禽肉类预制菜安全卫生风险及对策
作者:黄元;张翩;陈荟茜;姚悦;伍洁丽;陈锦良;王晓虎;王刚
关键词:预制菜;安全卫生;风险;对策;政策研究
-
旋转式切割的橡胶苗芽片获取机设计与试验
作者:王业勤;邓怡国;王军;陈沛民;燕波
关键词:橡胶苗芽片;获取机械;旋转式切割;样机试验
-
植保无人机不同药液用量对稻田稗草的除草效果
作者:马洪文;贺奇;赵梅娟;尹秀玲;王刚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药液用量;稻田;稗草;防除效果
-
加热卷烟烟草颗粒水分吸附特性及水分状态研究
作者:张晓宇;周顺;林泳鸿;张劲;吕莹;丁乃红;王洁;田慧娟;王孝峰;曹芸;陈芹芹
关键词:烟草颗粒;动态水分吸附;低场核磁共振;结合水;主成分分析
-
荔枝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季超;邓怡国;燕波;王业勤;陈沛民
关键词:荔枝;采摘机器人;机械化收获;智能识别;无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