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条件下小管出流灌溉不同灌水量土壤水运移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筱建

作者: 马筱建;杨素苗;石海强;段鹏伟;杜纪壮;秦立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管出流;入渗;水分运移;土壤含水率

期刊名称: 天津农业科学

ISSN: 1006-6500

年卷期: 2022 年 28 卷 008 期

页码: 39-42,47

摘要: 为探究黏土条件下小管出流灌溉不同灌水量土壤水分下渗和侧渗特点,本研究采用玻璃砂箱模拟自然条件的方式,测定了流速为7.5 L? h-1,灌水量为30,40,50 L的土壤水分运动轨迹和试验开始24 h内土壤含水量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黏土条件下,7.5 L·h-1流量的小管出流,当灌水量为30,40,50 L时,试验开始24 h对应的横向运移距离分别为39.63,42.3,49.11 cm,垂直运移距离分别为36.81,43.7,50.83 cm;试验拟合了横向和垂直运移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的经验公式、运移距离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的经验公式,均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可以作为小管出流系统灌溉制度的设计依据.由以上结果得出,灌水量越大,小管出流灌溉的土壤水分横向运移距离和垂直运移距离越大,土壤湿润面积也越大.

分类号: S274.1

  • 相关文献

[1]荒漠化草原不同土壤机械组成与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苏利荣,司先义,张源沛,周丽娜,朱建宁. 2009

[2]不同滴灌量枸杞田间土壤水分运移特征. 尹志荣,黄建成,桂林国,赵营,雷金银. 2020

[3]不同深度基质含水率变化规律与预测模型研究. 杨成飞,和寿星,孟繁佳,李文军,李莉,SIGRIMIS N A. 2020

[4]不同灌溉方式氢、氧同位素分布与夏玉米水分利用特征. 杨永辉,邬佳宾,武继承,杨先明,高翠民,潘晓莹,何方. 2023

[5]不同灌溉方式下氢、氧同位素分布与小麦水分利用特征. 杨永辉,邬佳宾,武继承,杨先明,高翠民,潘晓莹,何方. 2023

[6]关于聚丙烯酰胺和秸秆覆盖控制水土流失的研究. 谢立亚,郑娟,李纯乾. 2004

[7]深截流沟对冬小麦地增渗减蚀作用的研究. WilliamF.Schillinger,DaleE.Wilkins,李树彬. 1999

[8]耕作措施对地表径流和产沙量的影响. 杨丽娜,王永双,白毅. 2006

[9]河套灌区冬小麦冻结期土壤入渗特性分析. 郑和祥,李和平,郭克贞,张建成,Zheng Hexiang,Li Heping,Guo Kezhen,Zhang Jiancheng. 2014

[10]轮作条件下免耕对黄土高原旱作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郭晓霞,刘景辉,田露,李立军,赵宝平,张向前. 2012

[11]喷灌条件下玉米地土壤水分动态与水分利用效率. 王勇,白玲晓,赵举,李兴. 2012

[12]负水头供水条件下土壤水分一维入渗规律的研究. 解迎革,薛绪掌,王国栋,李霞. 2007

[13]麦田降雨入渗特征及其计算模型. 刘战东,刘祖贵,秦安振,南纪琴,巩文军,段爱旺. 2014

[14]竹炭型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水盐运移及分布的影响. 刘璐,张晴雯,潘英华,陈雅囡,胡鑫隆. 2019

[15]生物炭施用方式及用量对土壤水分入渗与蒸发的影响. 李帅霖,王霞,王朔,张永旺,王杉杉,上官周平. 2016

[16]地埋微润管入渗试验研究. 谢香文,祁世磊,刘国宏,王则玉,马小鹏. 2014

[17]膨润土改性沥青覆盖地面的水分效应试验. 殷海善,王改玲. 2000

[18]NaCl溶液添加湿润剂灌溉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 刘春成,李毅,曾智,庞颖,赵宇龙,白芳芳,高峰. 2016

[19]棉秆炭对黏土冬灌水分运移的影响. 王涛,蒲胜海,杨广,李磐,马兴旺,马红红,王则玉,牛新湘,刘小利. 2023

[20]秸秆隔层与地覆膜盖有效抑制潜水蒸发和土壤返盐. 赵永敢,王婧,李玉义,逄焕成.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