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染色体2DS雌性育性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北伟

作者: 侯北伟;窦秉德;杨晋彬;顾正中;朱晓滨;徐海风;王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雌性不育;SSR标记;遗传多态性

期刊名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6876

年卷期: 2008 年 02 期

页码: 85-90

摘要: 小麦雌性不育系XND126属于生态遗传型不育系.通过SSR分子标记分析,在2DS染色体上定位了一个雌性育性主效QTL位点.为了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并精细定位该主效位点,用2DS参考遗传图谱上的14对SSR标记,研究了59个育性正常的普通小麦品种与XND126的DNA多态性,筛选到不同生态型多态性较高的品种共12个,每个品种多态性标记达12~13个,这些品种可以用作杂交亲本,构建新的QTL精细定位群体.在品种组成的群体中,与主效基因位点最近的标记,表现出有较多的品种与雌性不育系具有差异.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基于NCBI香葱转录组数据库的SSR标记开发. 郭元元,陈振东,张力,蒋月喜,宋焕忠,吴永升,车江旅,陈琴,李洋,秦龙妹. 2021

[2]SSR标记在玉米遗传多态性及杂种优势群划分中的应用. 李凌雨,闫彩清,邢亚静,王学雄,张效梅. 2005

[3]陕西小麦品种(系)脂肪氧化酶活性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张钰玉,王晓龙,张晓科,付晓洁,冯毅,王轩,杨松杰,王宏礼. 2012

[4]光肩星天牛受辐雌成虫的不育性初步研究. 唐桦,姜文胜,陈梅红,郑哲民,康忠. 2001

[5]苜蓿雌性不育发生机制及其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张静文,金樑,冯光辉,张树振,王晓娟. 2011

[6]水稻雌性不育突变体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高荣村,姜程曦,魏晓星,陆金根,李金军. 2009

[7]栽培苜蓿的繁殖特性和遗传机制及种子生产. 李晓霞,金樑,王晓娟. 2008

[8]水稻籼粳杂种雌性不育的细胞学初步观察(简报). 刘永胜,周开达,阴国大,罗文质. 1993

[9]甘蓝型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_1乳突细胞的细胞学观察. 李春宏,付三雄,陈新军,戚存扣. 2012

[10]甘蓝型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1的细胞学观察.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5

[11]杂交水稻混播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夏玉梅,唐宁,詹祎捷,卜小兰,胡远艺,余木兰,淡俊豪,曹孟良. 2020

[12]水稻突变体FSV1雌不育基因的初步定位. 赵炳然,胡远艺,刘耀光,袁隆平. 2010

[13]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_1花器官形态及其受精能力.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7

[14]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_1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3

[15]水稻的雌性不育研究进展. 黎燕霞,宋书锋,王天抗,李懿星,董皓,邱牡丹,李磊,张龙辉,李莉. 2023

[16]甘蓝型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1的形态特征. 戚存扣,高冠军. 2000

[17]YM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不育基因的QTL定位. 周菊红,李轲,何蓓如,胡银岗. 2010

[18]贵州小麦育种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天青,隋建枢,张立异,王伟,田世飞,杨康林,何庆才. 2015

[19]小麦微卫星标记在中间偃麦草中通用性研究. 王黎明,李兴锋,刘树兵,王洪刚. 2007

[20]澳大利亚与黄淮小麦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比较. 胡铁柱,曹廷杰,冯素伟,李淦,李瑞,茹振钢.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