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玉米(Zea mays L.)品种根细胞壁对Pb的吸附差异及FTIR表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秦玉莹

作者: 秦玉莹;沈奕昕;陈建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根细胞壁;Pb;吸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期刊名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2095-6819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15-1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揭示不同玉米品种根细胞壁吸收累积Pb的种内差异机制,通过吸附动力学分析和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研究"会单4号"和"路单8号"两个玉米品种根细胞壁对Pb的吸附差异及发生吸附作用的主要官能团。结果表明,"会单4号"在达到平衡时吸附量为7.05 mg·g~(-1),明显高于"路单8号"平衡时吸附量6.36 mg·g~(-1);"会单4号"解吸率为67.41%,明显低于"路单8号"的解吸率76.95%;"会单4号"和"路单8号"根细胞壁经酯化改性后对Pb的累积吸附量分别降低了44.59%、47.41%,经氨基甲基化改性后对Pb的累积吸附量降低了28.60%、24.86%,经果胶酶改性后对Pb的累积吸附量降低了15.79%、21.75%。同时对两个玉米品种根细胞壁上Pb吸附位点进行FTIR官能团表征分析,吸附Pb后细胞壁的结构未发生改变,而部分官能团的位置和含量发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会单4号"和"路单8号"的羟基(-OH)或氨基(-NH_2)特征峰都出现了显著的偏移,经Pb吸附处理后"会单4号"的A_(3382)/A_(2921)比值升高了0.53,"路单8号"的A_(3385)/A_(2921)比值升高了0.41,"会单4号"的变幅明显高于"路单8号",而对应的羧基(COO-,C-O)特征峰吸光度比值变化不明显。研究表明,"会单4号"对Pb的吸附量更高,且更加牢固,不易解吸;羟基或氨基参与了细胞壁对:Pb的吸附过程;"会单4号"与"路单8号"对:Pb表现出的累积能力差异,主要源于细胞壁上羟基或氨基含量变化的差异。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鸡粪生物炭表征及其对水和土壤镉铅的修复效果. 闫翠侠,贾宏涛,孙涛,迪娜·吐尔生江,罗文文,谢厦,孙约兵. 2019

[2]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饲料中的重金属. 章厉劼,高明琴. 2011

[3]杨树和柳树富集Cd、Zn、Pb的品种差异性. 张春燕,王瑞刚,范稚莲,施士争,丁永祯. 2013

[4]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降低重金属污染土壤上水稻糙米铅镉含量的作用. 张玉烛,胡荣桂. 2007

[5]土壤铅和镉胁迫对红花檵木叶片光合特性及色素含量的影响. 王妙媛,李达,于晓英. 2012

[6]Pb超富集植物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柳叶箬(Lsache globosa). 侯晓龙,常青山,刘国锋,刘爱琴,蔡丽平. 2012

[7]太原市汾河流域五大粮食作物污染监测评价. 王存宝,宁安荣,常晓冰,武九昆. 1993

[8]土壤重金属Pb和Cd在小萝卜中的富集特征及产地环境安全临界值. 吴琦,杨菲,季辉,张卫建. 2010

[9]土壤重金属Pb和Cd在蕹菜中的累积特征及产地环境安全临界值. 吴琦,杨菲,季辉,张卫建. 2010

[10]不同土壤类型下Cd和Pb在水稻籽粒中累积特征及其环境安全临界值. 范中亮,季辉,杨菲,吴琦,张卫建. 2010

[11]土壤重金属Pb和Cd在小白菜中的富集特征及产地环境安全临界值. 杨菲,吴琦,季辉,张卫建. 2011

[12]赤子爱胜蚓对Pb污染砖红壤养分的影响. 吴鹏飞,李许明,李福燕,张冬明,漆智平. 2009

[13]土壤铅和镉胁迫对空心菜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吴琦,季辉,张卫建. 2010

[14]不同类型钙化合物对污染土壤水稻吸收累积Cd Pb的影响及机理. 纪雄辉,彭华,石丽红,李洪顺. 2010

[15]冠醚壳聚糖多孔微球选择性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绒柄牛肝菌中的痕量铅. 王元忠,李涛. 2008

[16]不同磷效率小麦幼苗对铅胁迫的响应机制. 孙齐状,王龙,马彦芳,黄绍敏,刘红恩,高巍,李畅,张雯雯,赵鹏. 2022

[17]化学调控作用对CdPbCu复合污染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和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徐应明,林大松,吕建波,贾堤. 2006

[18]Pb、Cd胁迫对紫茎泽兰N、P、K吸收的影响. 齐成媚,欧阳灿斌,李园,颜冬冬,王秋霞,郭美霞,曹坳程. 2015

[19]施肥对铅镉污染土壤上芥菜铅镉含量及生理的影响. 姚建武,王艳红,李盟军,唐明灯,艾绍英,曾招兵. 2010

[20]三亚市果蔬Cd、Pb含量及其评价. 李许明,李福燕,郭彬,陈柳燕,张黎明,漆智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