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的抗除草剂基因转入两系杂交稻恢复系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国成

作者: 胡国成;肖晗;于永红;朱正歌;斯华敏;付亚萍;孙宗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恢复系;农杆菌转化;BAR基因

期刊名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ISSN: 1006-687X

年卷期: 2000 年 6 卷 06 期

页码: 511-51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农杆菌水稻高效转化系统 ,成功地将外源BAR基因转入实用性两系杂交稻恢复系R187和秀水0 4,经过除草剂Basta田间涂布试验 ,其阳性率达到 90 %以上 .对转基因植株同步进行的PCR特异扩增和总DNASouthern检测结果也证实抗Basta的植株中含有BAR基因 .讨论了应用转BAR基因的方法提高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纯度的条件 .图 2表 1参 13

分类号: Q943

  • 相关文献

[1]密阳46转bar基因同型恢复系及组合选育. 薛石玉,张伟梅,龚星平,沈丽娟,黄大年,李敬阳. 2001

[2]杂交水稻的系谱分析与杂种优势利用. 杨金松,黄志谋,张再君,邱东峰. 2020

[3]转大豆铁结合蛋白基因水稻的初步研究. 王彩芬,付永彩,安永平,韩国敏,张文银,马静. 2008

[4]构建香菇转化的同源筛选标记的研究. 李菲,章炉军,姜宁,刘建雨,于海龙,尚晓冬,宋春艳,谭琦. 2019

[5]将GNA基因导入宁夏枸杞(Lycium bararum L.)及其表达的研究. 曲玲,曹有龙,侯玉霞,吴家和,罗青,田颖川. 2007

[6]锌指蛋白基因ZA T12提高转基因高油酸花生抗寒性. 王旭达,张高华,王鹤,于树涛,李怀梅,王晓燕,范琦. 2020

[7]影响农杆菌介导旱稻转化效率主要因素的研究. 石云鹭,丁在松,张彬,张桂芳,赵明. 2007

[8]小麦大龄幼胚再生性能改进与农杆菌转化. 石珍源,殷桂香,杜丽璞,陶莉丽,徐惠君,叶兴国. 2011

[9]农杆菌介导甜高粱转Btcry1Ah的研究. 郎志宏,李桂英,何康来,岳同卿,张杰,黄大昉. 2011

[10]共培养的水分状态对农杆菌转化玉米的影响. 吕孟雨,董福双,张俊敏,王海波. 2018

[11]农杆菌介导甜高粱转Bt cry1Ah的研究. 郎志宏,李桂英,何康来,岳同卿,张杰,黄大昉. 2011

[12]共培养的水分状态对农杆菌转化玉米的影响. 吕孟雨,董福双,张俊敏,王海波. 2018

[13]应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复制酶基因ORF1的小麦植株. 吴茂森,刘太国,成卓敏. 2008

[14]提高植物农杆菌转化效率辅助策略研究进展. 叶兴国,王新敏,王轲,杜丽璞,林志珊,徐惠君. 2012

[15]农杆菌介导木薯遗传转化过程中的几个影响因素. 王颖,郭军辉,陈雄庭,王文泉,吴坤鑫,王海燕. 2013

[16]小麦TaVIP1家族基因克隆、分子特性及功能分析. 赵佩,腾丽杰,王轲,杜丽璞,任贤,佘茂云,叶兴国. 2016

[17]农杆菌介导的双孢蘑菇菌丝转化技术探讨. 蔡志欣,陈美元,廖剑华,李洪荣,郭仲杰,蔡丹凤,王泽生. 2013

[18]一种新的适合于农杆菌介导的非洲菊基因转化受体体系. 叶华,朋金娥,程在全,陈善娜,黄兴奇. 2004

[19]转大豆Na~+/H~+逆向转运蛋白GmNHX1基因植株的获得. 唐晓飞,董兴月,魏崃,薛永国,刘丽君. 2016

[20]RNAi介导的百合抗CMV和LMoV的载体构建. 冯亚言,冯慧颖,徐雷锋,杨盼盼,李雅男,袁素霞,明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