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半干旱区大豆垄膜沟种微集水技术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开宇

作者: 李开宇;李亚男;靖凯;邓林君;孙占祥;朱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集水;大豆;辽西半干旱区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10 年 02 期

页码: 19-2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垄膜沟种微集水技术是提高农田降水资源利用率和水分满足率的有效途径,具有产流和较好的控制农田土壤水分蒸发的双重作用,可有效抑制农田水分的非目标性输出,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对大豆增产显著,增产幅度达30.44%。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辽西地区微集水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冯良山,孙占祥,肖继兵,杨宁,白伟. 2011

[2]不同微集水方式对玉米田耗水规律的影响. 冯良山,孙占祥,肖继兵,刘洋,侯志研,田建全,尹晓丽. 2011

[3]不同微集水方式在不同降水年型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冯良山,孙占祥,肖继兵,杨宁,白伟. 2011

[4]旱地农田微集水种植的水分生产潜力增进机理研究. 樊廷录. 2003

[5]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杨封科. 2004

[6]浅埋滴灌水氮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雪,尹光华,马宁宁,谷健,王士杰. 2019

[7]辽西半干旱区密植型玉米品种不同密度对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刘继国,陈振武,赵艳艳,史磊,魏铁霞,王岩,于显. 2009

[8]辽西半干旱区典型森林植被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分析. 孙继军,马青艳,孟林,梁慧春,王冬. 2015

[9]辽西半干旱区果粮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蔡倩,孙占祥,郑家明,白伟,冯良山,白一光,姜涛. 2015

[10]辽西半干旱区披碱草人工草地种植技术. 李菲,任丽华,柳金库. 2024

[11]氮和钾肥对大豆的增产效果. 李洪喜,焦占力,王忠. 2008

[12]赤豆三号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魏云山,王会才,张洪涛. 2012

[13]大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QTL分析. 印志同,宋海娜,孟凡凡,许晓明,喻德跃. 2010

[14]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情况的研究. 闵庚梅. 2012

[15]大豆生物量与产量组分间的相关及关联分析. 晁毛妮,郝德荣,印志同,张晋玉,宋海娜,张怀仁,褚姗姗,张国正,喻德跃. 2014

[16]大豆不同类型品种开花次序观察再报. 苏黎,董钻,宋书宏. 2004

[17]大豆品种及群体结构对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赵跃坤. 2013

[18]不同生态区大豆品种在赤峰地区生育期组划分研究. 张晓荣,周学超,孙德新,廉宇,刘迎春,张洪涛. 2016

[19]维他灵8号对大豆增产效应的研究. 张进成,杜小凤,钱新民,徐建明,王伟中. 1999

[20]大蒜与几种作物的高效接茬模式研究. 李锦康,董恩省,虎明洪,颜兴,李桂莲.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