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发过程中不同进化类型大豆蛋白质及其组份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庄炳昌
作者: 庄炳昌;徐豹;张明;纪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萌发;大豆;蛋白质;氨基酸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90 年 04 期
页码: 341-346
摘要: 对萌发过程中不同进化类型大豆的蛋白质及其组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萌发过程中不同进化类型大豆幼苗的蛋白质相对含量均有所增加;天门冬氨酸含量有所增加,谷氨酸含量有所降低,其它多数组份的变化趋势三种类型大豆间表现基本一致,只有少数组份的变化趋势不一致。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大豆与进口大豆品质比较. 孙向东,兰静,任红波,赵琳,叶红红,张瑞英. 2017
[2]大豆籽粒氨基酸组分的相关分析. 胡润芳,林积秀,张玉梅,滕振勇,林国强. 2013
[3]不同含水量的豌豆种子萌发时物质动员及代谢研究. 杨红,王锁民. 2002
[4]萌发处理对芝麻及其蛋白质的影响. 韩亚飞,梅鸿献,魏安池,刘艳阳,汪学德,郑永战. 2018
[5]三个大豆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比较. 张金霞,董德坤,胡兴旺,陈芬,朱丹华. 2016
[6]Na_2CO_3和NaCl对大豆种子萌发胁迫效应的比较研究. 寇贺,曹敏建,那桂秋. 2007
[7]大豆种质资源芽期耐低温综合评价及筛选. 郑莉萍,张云峰,蒋洪蔚,王明亮,邱红梅,孙星邈,朴锦,王曙明. 2020
[8]大豆花药培养中胚状体萌发的研究. 赵桂兰,刘艳芝,尹爱平,李俊波. 1998
[9]大豆芽菜萌发条件研究. 周长军,李建英,田中艳,吴耀坤,杨柳. 2010
[10]萌发过程中大豆(G.max)种子蛋白组分变化的研究. 庄炳昌,徐豹. 1988
[11]硒浓度对发芽大豆中几种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马艳弘,黄开红,周剑忠,王英. 2011
[12]萌发过程中野生大豆(G. soja)和栽培大豆(G.max)超氧物岐化酶的变化. 庄炳昌,徐豹,路琴华. 1988
[13]大豆室内耐冷筛选及其在田间的应用研究. 李育军,常汝镇,赵玉田,孙建英. 1992
[14]家禽肉中氨基酸组成及营养评价. 钱爱萍,颜孙安,林香信,陈卫伟. 2010
[15]乳中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王岗,黄玉琴,焦翠霞,白乙拉. 2002
[16]鳡鱼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张竹青,杨兴,周路,王金乐,张玲. 2013
[17]若干植物性饲料资源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的研究. 郑金贵,涂杰峰,陈君琛,徐洁,钱爱萍. 1991
[18]长臀鮠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张竹青,周路,杨兴,杨凯,胡世然,李道友,张龙涛. 2009
[19]贵州瑶山鸡的肌肉常规成分与氨基酸含量测定. 唐继高,吴松成,黄波,史开志. 2013
[20]成熟中国鲎组织中的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分析. 代建国,漆林花,栾崇林,魏京广,金刚,张燕.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低温胁迫下工业大麻幼苗的生理响应
作者:闫博巍;常传义;隋月;张元野;郑楠;房郁妍;张明;张利国
关键词:低温;工业大麻;生理指标;响应机制
-
干旱缺水对陇中旱作区饲草型小黑麦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作者:侯云鹏;张明;文殷花;权小兵;王会蓉;周丽娜;沈慧;张健
关键词:干旱缺水;小黑麦;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营养品质
-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白首乌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沈明晨;陈镭;闫凯旋;朱丽;吴承东;张明
关键词:白首乌;秸秆反应堆;抗病性;产量;品质
-
水稻镉吸收及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王铭铰;毛瑞清;旷娜;陈玉梅;邹丹;张明;肖芳曦;刘桂
关键词:Cd污染;Cd超标;水稻;产量;研究进展;调控措施
-
养殖技术升级 促进南美白对虾产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魏友海;余开;陈倩;印方成;张明
关键词:
-
不同生态点和播期对再生稻生育期、产量和纹枯病的影响
作者:毛瑞清;唐启源;黄益国;刘龙生;旷娜;郑志刚;方升亮;吕广动;邹丹;张明
关键词:生态点;播期;再生稻;生育期;产量;纹枯病
-
小龙虾产业现状及发展动向探讨
作者:孙中勇;张明;陈倩;印方成
关键词: